手腕韧带拉伤需分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处理。急性期要休息制动、冷敷;缓解期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康复期进行康复锻炼、物理治疗(热敷、理疗)。若出现肿胀严重、活动严重受限、有畸形、剧痛不缓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要依不同时期采取对应措施且关注恢复情况。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制动:立即停止引起手腕韧带拉伤的活动,让手腕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例如,若因运动导致手腕韧带拉伤,应停止该运动项目。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玩耍时不慎拉伤,需减少手部活动;成年人可能因工作或运动损伤,都要保证手腕不再受力。
2.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不同年龄段人群冷敷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儿童皮肤较娇嫩,冰袋与皮肤之间最好隔一层毛巾,避免冻伤。
二、缓解期处理
1.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手腕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加压效果。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可能有异常,加压包扎时要密切关注手腕血液循环和皮肤状况,防止出现缺血坏死等情况。
2.抬高患肢:将受伤的手腕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抬高患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肿胀症状。例如儿童抬高患肢时,可使用软垫等将手腕垫高。
三、康复期处理
1.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在受伤48小时后,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如缓慢地进行手腕的屈伸活动。开始时活动幅度不宜过大,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力度。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成年人,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恢复手腕的灵活性;对于运动员,有助于尽快恢复运动能力。
中期康复锻炼:随着恢复情况,可增加一些力量性的康复锻炼,比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等。但要注意根据自身恢复状况调整锻炼强度,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再次损伤。
2.物理治疗
热敷:受伤48小时后,若肿胀有所消退,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损伤组织修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对于老年人,由于其皮肤感觉迟钝,要注意控制热敷温度和时间,防止烫伤。
理疗:可以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法,促进手腕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韧带的修复。不同病情的患者理疗的频率和时长可能有所不同,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就医指征
如果手腕韧带拉伤后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手腕肿胀严重,皮肤出现明显青紫、淤血范围迅速扩大。
2.手腕活动严重受限,几乎无法进行屈伸等基本活动。
3.受伤部位有明显的畸形,怀疑有韧带断裂等严重损伤。
4.伴有剧烈疼痛且经休息、简单处理后无明显缓解。
总之,手腕韧带拉伤后要根据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密切关注自身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