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复训练分早期(1-2周)、中期(3-6周)、后期(6周以上),早期有手指屈伸训练(促血液循环防关节僵硬等)和肩部钟摆运动(活动肩部防肌肉萎缩粘连等);中期有腕关节屈伸与尺桡偏训练(增活动范围强肌肉力量等)和前臂旋转训练(恢复前臂旋转功能等);后期有力量强化训练(增强肌肉力量等)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助回归正常生活等)。
一、早期康复训练(骨折后1-2周)
1.手指屈伸训练
内容:骨折后早期即可进行手指的主动屈伸训练,患者可缓慢地将手指完全伸直,然后再缓慢弯曲,重复进行。
意义:有助于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同时也能通过神经传导刺激骨折部位周围组织,利于骨折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可能需要家长辅助但引导其自主参与,成年人可自主完成;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稳定后进行训练,避免因血液循环不佳影响训练效果及骨折愈合。
2.肩部钟摆运动
内容:患者身体前倾,健侧手支撑,患侧上肢自然下垂,做前后、左右、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的摆动运动。
意义:可活动肩部关节,防止肩部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可能肩部本身活动度相对受限,更需加强该训练;老年人进行此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骨折部位再损伤。
二、中期康复训练(骨折后3-6周)
1.腕关节屈伸与尺桡偏训练
内容:患者坐在桌前,患侧手臂放在桌上,手握轻量物体(如小沙袋等),进行腕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动作,以及尺侧偏(小指侧)和桡侧偏(拇指侧)动作。
意义:逐渐增加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腕部肌肉力量。对于年轻且骨折恢复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物体重量来增强训练强度;对于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腕部外观恢复,通过训练可更好地恢复正常外观及功能;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需在康复训练中更加注重训练的规范性以弥补不良生活方式对恢复的影响。
2.前臂旋转训练
内容:患者屈肘90°,前臂中立位,然后做前臂的旋前(手掌向下)和旋后(手掌向上)动作。
意义: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这对于日常生活中拿取物品等活动至关重要。儿童患者进行该训练时要掌握合适的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训练时要注意血压变化,若出现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训练。
三、后期康复训练(骨折后6周以上)
1.力量强化训练
内容:可进行握力器训练来增强手部握力,以及使用弹力带进行腕关节、前臂的抗阻训练。例如,用弹力带一端固定,患侧手握住另一端进行不同方向的牵拉来对抗弹力带的阻力。
意义:进一步增强腕部、手部及前臂的肌肉力量,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对于运动员等对力量要求较高的人群,可根据自身运动项目针对性地加强相关部位力量训练;肥胖患者由于体重因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力量强化训练来达到理想的功能恢复效果。
2.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内容:进行穿衣、洗漱、持物等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意义:使患者能够尽快回归正常生活。老年人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的安全性,避免因平衡能力等下降导致再次受伤;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患者,通过逐步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增强其康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