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得了肌腱炎需综合多方面情况,症状表现有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休息可缓解但重复使用又现)、肿胀(炎症致周围组织水肿)、活动受限(如不同部位有特定表现);体格检查包括压痛检查(找疼痛点初步判部位)和活动度检查(看活动受限程度);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初步筛查肌腱结构病变,MRI能更准确显示细微结构变化;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一般无特异表现,感染性肌腱炎可有炎症指标异常,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但非特异,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需谨慎处理。
一、症状表现
肌腱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疼痛,通常在活动受累肌腱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重复使用该肌腱时疼痛又会出现;局部还可能伴有肿胀,炎症刺激会导致肌腱周围组织出现水肿等情况,使受累部位肿胀;此外,活动受限也是常见表现,由于疼痛和炎症,患者在使用患病肌腱进行活动时会受到限制,比如网球肘患者会出现手臂活动受限,无法自如地进行屈伸等动作。不同部位的肌腱炎还有其特定表现,例如跟腱炎患者足跟部疼痛、肿胀明显,行走、跑步时疼痛加剧;肩袖肌腱炎患者肩部会出现疼痛,尤其在上举手臂等动作时疼痛更为显著。
二、体格检查
1.压痛检查:医生会对怀疑有肌腱炎的部位进行压痛检查,找到具体的疼痛点,通常肌腱炎部位会有明显的压痛,通过压痛的位置可以初步判断肌腱炎可能发生的部位。比如怀疑肱二头肌肌腱炎时,会在肱二头肌肌腱走行部位进行压痛检查。
2.活动度检查:检查受累肌腱的活动度,观察在主动或被动活动时是否存在活动受限以及受限的程度,以此来判断肌腱炎对肌腱功能的影响程度。例如检查腕部肌腱炎时,会检查手腕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度。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肌腱的结构,能够发现肌腱是否有肿胀、增厚、回声改变等情况,还可以观察肌腱周围是否有积液等。对于一些早期的肌腱炎,超声检查能够较为敏感地发现肌腱的病变情况,而且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常用于肌腱炎的初步筛查。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于肌腱炎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肌腱的细微结构变化,如肌腱内是否有水肿、撕裂等情况。在怀疑肌腱有较严重病变或者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会选择MRI检查。例如对于肩袖肌腱炎,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肩袖肌腱的损伤程度和范围等情况。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一般情况下肌腱炎患者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肌腱炎,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不过这并不是肌腱炎诊断的特异性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血沉和C反应蛋白: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通常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在肌腱炎伴有明显炎症时,这两个指标可能会升高,但同样需要结合临床情况来分析,因为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这两个指标升高。
在判断是否得了肌腱炎时,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肌腱炎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肌腱炎,而儿童肌腱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过度活动等情况也可能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肌腱的修复能力减弱,在诊断和处理肌腱炎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的整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