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肌肉拉伤后分急性期处理和恢复期康复及饮食生活方式调整。急性期要休息制动、48小时内冷敷;恢复期可逐步恢复活动、进行热敷、按摩,加强核心肌群锻炼需专业指导;饮食要保证营养,生活方式要作息良好、避免不良姿势。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制动:发生腹部肌肉拉伤后应立即停止引起疼痛的活动,让受伤的腹部肌肉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例如,若因运动导致拉伤,应停止当前运动项目,坐下或躺下休息。这是因为继续活动会使拉伤的肌肉受到持续牵拉,加重损伤程度,影响恢复。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活动较为活泼,更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及时制止可能导致再次受伤的活动。
2.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不过,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可以用毛巾将冰袋包裹后再敷在受伤部位。
二、恢复期康复措施
1.逐步恢复活动:当疼痛和肿胀有所减轻后,可以开始逐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例如,先进行一些缓慢的腹部肌肉拉伸动作,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恢复活动的进度有所不同。儿童恢复活动的速度相对较慢,需要更加谨慎地逐步增加活动量;成年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恢复情况相对较快地推进,但也不能急于求成。
2.物理治疗
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以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肿胀的吸收。热敷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保持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觉可能会减退,更容易发生烫伤而不自知。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按摩可以帮助放松受伤的腹部肌肉,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恢复。但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损伤。对于儿童,应选择专业的儿科康复按摩师进行操作,确保按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在腹部肌肉拉伤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开始进行一些核心肌群的锻炼,但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平板支撑等动作,但要注意起始的难度和时间。核心肌群锻炼有助于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预防再次拉伤。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在进行核心肌群锻炼时要有所区别。老年人进行核心肌群锻炼时要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且要注意平衡,避免摔倒;孕妇则需要在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合的核心肌群锻炼,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安全。
三、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蛋白质可以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可以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获取,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保证营养能够满足生长发育和肌肉恢复的需求。而对于患有慢性疾病需要控制饮食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要注意控制盐分和脂肪的摄入。
2.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同时,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弯腰、久坐等姿势,以免加重腹部肌肉的负担。对于经常需要伏案工作的人群,要定时起身活动,放松腹部肌肉。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作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受伤肌肉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