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拉伤常见症状包括疼痛(急性剧痛、活动加剧,慢性活动隐痛、天气变化加重)、肿胀(与拉伤程度相关,不同年龄消退速度有别)、皮下淤血(范围和严重程度与拉伤程度有关)、关节活动受限(影响不同年龄人群日常及运动功能)、受伤部位压痛明显(压痛越明显拉伤越严重)。
疼痛
急性疼痛:韧带拉伤时,患者往往会立即感到受伤部位剧烈疼痛,疼痛程度因拉伤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拉伤可能只是轻度的刺痛或胀痛,而重度拉伤则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这种疼痛在受伤当时最为明显,并且在活动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加剧。例如,运动中发生的韧带拉伤,受伤瞬间就会因疼痛而有所反应。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和青少年由于活动较为活跃,韧带拉伤后疼痛可能会因为其痛觉敏感度以及活动量等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对于老年人,韧带本身的弹性和强度相对较差,一旦拉伤,疼痛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且恢复相对缓慢。
慢性疼痛:如果韧带拉伤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转为慢性疼痛。在受伤部位活动时会有隐痛,长时间休息后开始活动时也可能出现疼痛,并且这种慢性疼痛可能会在天气变化等情况下加重,比如阴天时受伤部位会感觉不适,这是因为韧带损伤后局部的血液循环等情况发生改变,天气变化影响局部的代谢等过程。
肿胀
局部肿胀:韧带拉伤后,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现象,这是由于韧带拉伤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和组织液渗出积聚在受伤部位引起的。肿胀程度与拉伤的严重程度相关,轻度拉伤可能只是轻微的肿胀,而重度拉伤则会出现明显的肿胀,皮肤可能会有紧绷感。不同年龄人群肿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韧带拉伤后肿胀的消退速度也会受到受伤程度和自身修复能力的影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肿胀消退可能会比较缓慢。
淤血
皮下淤血:受伤部位皮下会出现淤血,表现为皮肤颜色发青、发紫。这是因为韧带拉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皮下组织所致。淤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同样与韧带拉伤的程度有关,严重的韧带拉伤可能会导致较大范围的皮下淤血。对于不同性别,在韧带拉伤后淤血的表现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性如果在生理期,身体的凝血功能等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可能会影响淤血的恢复情况。从生活方式角度看,经常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韧带拉伤后淤血可能会相对更明显,因为其活动强度大,受伤时受到的冲击力等可能更大。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韧带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韧带拉伤后,关节的正常活动会受到限制。患者会发现受伤的关节不能正常屈伸、旋转等。例如,膝关节韧带拉伤后,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膝关节,走路时会有明显的受限感。不同年龄的人群活动受限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的柔韧性相对较好,但韧带拉伤后由于疼痛和肿胀等因素,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活动和运动能力;老年人本身关节活动度相对较差,韧带拉伤后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比如影响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的人群韧带相对较松弛,韧带拉伤后活动受限可能恢复相对较慢;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如果韧带拉伤,由于其对关节活动度的要求较高,活动受限会对其运动功能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压痛
受伤部位压痛明显:用手按压受伤的韧带部位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这是韧带拉伤的一个重要体征。通过按压可以初步判断韧带拉伤的大致位置和严重程度,压痛越明显通常提示韧带拉伤越严重。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表述可能不太准确,需要医护人员更仔细地通过按压等检查来判断韧带拉伤情况;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有其他关节疾病等,在判断韧带拉伤压痛时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