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呼吸、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均可引发胸痛等相关症状,胸壁疾病有肌肉骨骼问题(如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和外伤;呼吸系统疾病有胸膜炎、气胸、肺部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冠心病、心包炎;消化系统疾病有胆囊炎、胆石症、胃食管反流病,不同疾病各有其发病相关因素、症状表现及好发人群等特点,如肋软骨炎与劳损等有关,青壮年相对多见;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壮年或有肺部基础疾病者;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危险因素等。
一、胸壁疾病相关
1.肌肉骨骼问题:
肋软骨炎:多与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好发于胸骨旁第2-4肋软骨处,局部可有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活动上肢、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可加重。研究显示,长期伏案工作、剧烈运动等可能增加肋软骨炎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中青年相对多见。
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可为刺痛、灼痛,多为一侧发病,疼痛程度不一,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可使疼痛加重。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神经受压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不规律、有基础疾病导致神经受压等情况可能诱发。
2.胸壁外伤:
有明确的胸部外伤史,如撞击、摔倒等,可导致胸壁软组织挫伤或肋骨骨折等,受伤部位有疼痛、肿胀,若为肋骨骨折,可伴有胸廓挤压痛,呼吸时疼痛加剧,不同年龄人群因外伤机制不同发病情况有差异,儿童胸部柔韧性较好,肋骨骨折相对少见,而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外伤也可能导致肋骨骨折。
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1.胸膜炎:
多由感染(如细菌、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炎症刺激胸膜导致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可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中,感染性胸膜炎在青壮年中较为常见,自身免疫性胸膜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生活方式方面,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源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气胸: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外伤性气胸等,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或有肺部基础疾病(如肺气肿、肺大疱等)的人群,起病急,突然出现一侧胸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随后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伤性气胸有明确外伤史,疼痛程度与损伤程度相关,各年龄均可发病,瘦高体型人群因肺组织相对薄弱,自发性气胸风险更高。
2.肺部感染:
如肺炎,细菌、病毒等感染肺部可引起右胸痛,常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肺炎的病原体有差异,儿童多由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引起,老年人则可能由细菌感染为主,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居住环境拥挤、免疫力低下等是肺炎的高危因素。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可出现胸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胸等部位,多为压榨性、闷痛,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可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风险略高于女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包炎:可由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痛,疼痛性质可呈尖锐痛、压榨痛等,与呼吸、体位有关,可伴有发热、心悸等症状,各年龄均可发病,感染性心包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多见,自身免疫性心包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更易患病。
四、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1.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位于右上腹,当发生胆囊炎、胆石症时,可出现右胸痛,多为牵涉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右上腹压痛等症状,多见于肥胖、高脂饮食的人群,各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略高,肥胖、高脂肪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可增加发病风险。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引起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胸部其他部位,如右胸,常伴有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各年龄均可发病,肥胖、妊娠、长期饮酒、吸烟等因素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病,影响不同年龄人群的发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