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是发生在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分为颈肩肌筋膜炎和腰背肌筋膜炎等类型,有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休息、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预防需保持良好姿势、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
一、筋膜炎的定义
筋膜炎是一种发生在筋膜的无菌性炎症。筋膜是位于肌肉周围的一层结缔组织,起到保护、支持肌肉等作用,当筋膜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刺激时,就可能引发炎症反应。
二、筋膜炎的分类及常见类型
(一)颈肩肌筋膜炎
好发人群:长期伏案工作者、从事颈部过度活动职业的人群等较为常见,年龄方面中青年多见,性别上无明显严格差异,但长期不良姿势人群更易罹患。
病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导致颈肩部肌肉筋膜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引发炎症。
(二)腰背肌筋膜炎
好发人群:重体力劳动者、长期弯腰工作者以及久坐人群等,年龄跨度较广,不同年龄段都可能患病,性别差异不突出,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风险更高。
病因:腰部肌肉筋膜承受较大压力,长期劳损,加上寒冷刺激等因素,容易诱发腰背肌筋膜炎。比如在寒冷环境中腰部保暖不佳,肌肉筋膜收缩,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引发炎症。
三、筋膜炎的症状表现
(一)疼痛
疼痛是筋膜炎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为局部的酸痛、胀痛或刺痛等。颈肩肌筋膜炎患者可出现颈肩部疼痛,疼痛可向肩部、上肢放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则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疼痛可随腰部活动而加重。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会加重疼痛症状,例如久坐的办公族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颈肩腰背的疼痛可能会明显加剧。
(二)肌肉紧张或痉挛
炎症刺激会导致肌肉出现紧张或痉挛现象,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发硬。以腰背肌筋膜炎为例,患者腰背部肌肉可能会不自主地紧张,影响腰部的正常活动。
(三)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患者会出现相应部位的活动受限。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颈部活动可能会受到限制,转头、抬头等动作不灵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腰部活动范围减小,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
四、筋膜炎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体格检查,触摸是否有压痛、肌肉紧张或结节等情况。例如检查腰背肌筋膜炎时,会按压腰背部特定区域,观察患者反应及是否有异常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筋膜的厚度、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发现筋膜的炎症改变,如筋膜增厚等。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显示筋膜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诊断筋膜炎以及与其他疾病鉴别有重要价值,可发现筋膜的水肿等炎症表现。
五、筋膜炎的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非药物治疗:
休息:让患病部位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应减少低头等动作。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例如每天热敷腰背肌筋膜炎部位1-2次,每次15-20分钟;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减轻炎症反应。
康复锻炼:进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可进行颈部的伸展、旋转等轻度运动,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可进行小飞燕等腰背肌锻炼动作,但要注意适度,避免加重损伤。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炎症,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例如布洛芬等,不过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二)预防
保持良好姿势: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活动,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如坐姿时保持脊柱挺直,避免弯腰驼背;站姿时也要保持身体正直。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从事同一强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活动身体。
注意保暖:尤其是寒冷季节,要注意对易患筋膜炎部位的保暖,如颈部、腰部等,防止受寒引发肌肉筋膜收缩导致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