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有疼痛(包括局部疼痛及夜间痛)、肿胀(局部不同程度肿胀)、活动受限(相关关节活动受限)、压痛(病变部位按压有明显压痛且程度反映炎症严重程度)等症状,不同部位、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局部疼痛:肌腱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病变肌腱部位的疼痛,通常在活动该肌腱相关关节时疼痛会加重。例如,跟腱炎患者在行走、跑步等活动时跟腱部位会出现疼痛,初始可能为轻度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不同部位的肌腱炎疼痛特点有所差异,如肩部的冈上肌肌腱炎,患者在肩关节外展到一定角度时会出现明显疼痛。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肌腱本身的退变,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与年轻人不同,但疼痛的基本表现形式类似。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肌腱炎引发的疼痛可能会因为神经病变等因素而表现不典型,但仍以局部的异常感觉为主要特征。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复性劳作的人群,如长时间打字的办公族,腕部肌腱炎导致的疼痛会因频繁使用手腕而频繁发作。
夜间痛:部分肌腱炎患者会出现夜间疼痛的情况,影响睡眠。比如足底筋膜炎患者,夜间休息时足底筋膜处于相对放松状态,但炎症刺激仍可导致疼痛发作,使得患者从睡眠中痛醒。这可能与夜间人体活动减少,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炎症介质在局部积聚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发生肌腱炎夜间痛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也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疼痛的敏感度产生影响,进而可能使夜间痛的表现有所不同。
肿胀
局部肿胀:肌腱炎发生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积聚。以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为例,患者肘关节外侧会出现肿胀,按压时可有明显的压痛感。肿胀程度会因病情的轻重而有所不同,轻度肌腱炎可能仅有轻微的肿胀,而病情较重时肿胀会比较明显,甚至可见局部皮肤轻度隆起。年龄因素会影响肿胀的表现,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发生肌腱炎,肿胀可能会因为儿童的活动特点而加重,比如儿童活泼好动,过度活动会加剧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肿胀更明显。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肿胀表现不同,但女性如果在孕期,由于身体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对肌腱炎导致的肿胀有不同的应对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人,肌腱炎引发的肿胀可能会相对更明显,因为潮湿环境可能会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肌腱炎症导致疼痛和局部组织的异常,患者会出现相关关节的活动受限。例如,屈肌腱腱鞘炎患者,手指屈伸活动会受到限制,严重时可能无法正常弯曲或伸直手指。不同部位的肌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程度不同,肩部肌腱炎可能会影响肩关节的外展、前屈等活动范围。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发生肌腱炎,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抗拒相应关节的活动,表现为肢体活动减少。老年人由于本身关节活动度就相对较差,肌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更加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女性在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的劳累等因素,肌腱炎引发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比如影响抱孩子等动作的完成。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突然进行大量运动,容易引发肌腱炎,进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且恢复运动时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压痛
局部压痛:在肌腱炎病变部位按压时会有明显的压痛感,这是诊断肌腱炎的重要体征之一。比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走行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疼痛。压痛的程度可以反映肌腱炎症的严重程度,轻度炎症时压痛可能较轻微,而炎症较重时压痛会比较剧烈。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压痛的感知可能不同,老年人可能对压痛的感知相对迟钝一些,但仍能感觉到异常的疼痛。性别差异一般不影响压痛的基本表现,但女性如果有乳腺疾病等情况,可能会因身体结构的邻近性而容易混淆,但通过专业的检查仍可区分肌腱炎的压痛。生活方式中,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肌腱炎导致的压痛可能会因为长期的运动损伤积累而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