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有下腹部疼痛、月经异常、白带异常、全身症状、不孕或异位妊娠、性交痛等症状,不同人群症状有特点,生活方式如久坐、不洁性生活、过度劳累会影响症状,有既往盆腔炎病史或宫腔操作史人群需更关注自身状况及及时就医。
一、慢性盆腔炎的症状表现
(一)下腹部疼痛
慢性盆腔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隐痛、坠胀感,疼痛程度一般不是很剧烈,但会反复发作,尤其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会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导致盆腔组织充血、粘连,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症状。
(二)月经异常
1.月经量增多:盆腔充血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等情况,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
2.月经周期紊乱:炎症可能干扰卵巢的正常功能,使内分泌失调,进而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等紊乱现象。
(三)白带异常
白带量增多,质地可能变得黏稠,有时呈脓性。这是由于炎症刺激盆腔内的腺体分泌增加所致。例如,白带可表现为黄色、有异味等情况。
(四)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顽固的患者可能会有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情况。这是因为慢性炎症持续存在,身体处于一种慢性消耗状态。
(五)其他症状
1.不孕或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炎可引起输卵管粘连、阻塞,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输,从而导致不孕;即使受精卵能着床,也容易发生异位妊娠(宫外孕)。这是因为炎症破坏了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性交痛:在性交过程中,由于盆腔充血以及性器官的摩擦,会加重盆腔炎症,导致性交痛。
二、不同人群慢性盆腔炎症状的特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是慢性盆腔炎的高发人群,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由于此阶段女性生殖系统功能活跃,炎症对生育相关器官的影响更为明显,如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的风险相对更高,且月经异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因为激素水平与生殖功能相关,炎症对其干扰更易显现。
(二)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患慢性盆腔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下腹部疼痛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而全身症状如乏力等可能更为突出。这是因为老年女性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反应不如年轻女性明显,但身体的整体机能下降会使全身表现更易察觉。
(三)有既往盆腔炎病史人群
这类人群慢性盆腔炎症状可能更易反复发作,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可能比初次发病时更隐匿,但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组织粘连等情况逐渐加重,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也会不断累积,如不孕或异位妊娠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三、生活方式对慢性盆腔炎症状的影响及应对
(一)生活方式的影响
1.久坐:长期久坐会使盆腔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炎症的消退,还可能加重盆腔充血,从而使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加重。
2.不洁性生活:不注意性生活卫生,容易导致病原体入侵,引发或加重盆腔炎,使症状反复出现。
3.过度劳累:身体过度劳累会降低机体抵抗力,使得炎症更容易活跃,导致症状加重。
(二)应对措施
1.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吸收,缓解症状。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身体疲劳。
2.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要清洗外生殖器,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3.合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炎症。
四、病史对慢性盆腔炎症状的影响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病史的影响
1.既往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如果既往有急性盆腔炎没有得到彻底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盆腔炎,其症状相对更为顽固,且更容易出现上述各种并发症,如不孕、异位妊娠等。
2.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史的人群,发生慢性盆腔炎的风险较高,因为宫腔操作可能会损伤生殖道黏膜,为病原体入侵提供途径,从而影响症状的表现和病情的发展。
(二)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有既往盆腔炎病史或宫腔操作史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下腹部不适、白带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慢性盆腔炎并进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在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