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可通过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辅助及康复锻炼配合治疗。中药内服分肝肾不足型用补肾壮筋汤加减、气滞血瘀型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中药外用中药熏洗有相应组方及注意事项;针灸选膝关节周围及远端穴位,推拿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康复锻炼早期进行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锻炼,后期进行平衡与步态训练,且中药治疗需专业医师辨证,严重损伤符合手术指征者应及时手术,中药可作辅助。
一、中药内服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肾不足型
多因半月板损伤后,病程较长,耗伤肝肾,导致筋骨失养。临床可见膝关节隐痛、酸软,屈伸不利,腰膝酸软等表现。可选用补肾壮筋汤加减,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补肾填精;当归、白芍养血活血;茯苓、续断、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肾类中药可调节机体内分泌,促进软骨细胞修复等,有研究显示补肾中药能增加关节软骨中胶原蛋白的含量,改善软骨细胞的代谢环境。
2.气滞血瘀型
多为半月板损伤初期,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拒按,活动受限等。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祛瘀;生地凉血滋阴,防活血药耗伤阴血。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减轻炎症反应,有实验证明桃红四物汤可降低损伤局部的炎症因子水平,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
二、中药外用治疗
(一)中药熏洗
1.组方及作用
可选用独活、木瓜、防风、艾叶、乳香、没药等中药组方。独活、防风祛风除湿;木瓜舒筋活络;艾叶温经散寒;乳香、没药活血止痛。通过熏洗,药物可经皮肤渗透进入体内,发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能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疼痛。有临床研究显示,中药熏洗可使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
2.注意事项
对于皮肤过敏者应慎用,熏洗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皮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注意控制温度;儿童皮肤娇嫩,熏洗时需有成人监护,防止发生意外。
三、针灸推拿辅助治疗
(一)针灸
1.选穴原则
常选取膝关节周围及远端相关穴位,如犊鼻、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等。犊鼻、梁丘位于膝关节附近,直接针对病位;血海可养血活血;阴陵泉、阳陵泉能健脾除湿。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现代针灸学研究表明,针刺相关穴位可调节膝关节局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促进炎症介质的代谢,有利于半月板损伤的修复。
2.特殊人群
孕妇需谨慎针灸,尤其是小腹部、腰骶部等部位的穴位应避免针刺,防止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儿童针灸时应尽量配合,选择适宜的针刺手法,避免过度紧张导致晕针等情况。
(二)推拿
1.操作方法
一般先在膝关节周围进行揉、按等放松手法,缓解肌肉紧张;然后进行屈伸膝关节等手法,但需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根据半月板损伤的不同阶段和病情调整手法力度。推拿可以改善膝关节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促进半月板损伤的修复。有临床观察发现,规范的推拿治疗能减轻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程度,提高膝关节的活动功能。
2.注意事项
半月板损伤严重、有明显撕裂等情况时,推拿需谨慎,应在明确病情且专业医师评估后进行。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推拿力度不宜过大;儿童骨骼肌肉处于发育阶段,推拿时要轻柔,遵循儿科推拿的规范。
四、康复锻炼配合
(一)早期康复
1.活动度锻炼
在半月板损伤早期,可进行膝关节的屈伸小范围活动,如坐位垂腿,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这样可以防止膝关节粘连,促进关节液的循环,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活动度锻炼的强度和频率应适当调整,儿童因关节柔韧性较好,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老年人关节功能相对减退,活动度锻炼更要缓慢温和。
2.肌肉力量锻炼
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即患者平卧,将膝关节伸直,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通过锻炼股四头肌,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对半月板损伤的修复有帮助。不同年龄人群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力量和耐力不同,儿童要注意引导正确锻炼,避免过度疲劳;老年人要根据自身体力调整锻炼强度。
(二)后期康复
1.平衡与步态训练
半月板损伤后期,可进行平衡板训练、步行训练等。平衡板训练能提高膝关节的平衡能力,步行训练可改善步态,增强下肢的协调功能。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更要注重平衡和步态训练以恢复正常的下肢功能;老年人若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平衡训练时要注意安全,可在有人陪同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半月板损伤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且半月板损伤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损伤严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等相应治疗措施,中药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配合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