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有多种症状,疼痛表现有局部疼痛(多部位局限性酸痛、胀痛等,中老年人、孕期产后女性易患)和牵涉痛(向周围组织牵涉,长期伏案、有颈椎病史者易出现);肌肉紧张与痉挛表现为患病部位肌肉紧张(年龄大、长时间同一姿势工作者易出现)和严重时的肌肉痉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伴明显疼痛,儿童、孕妇也可能出现);活动受限包括关节活动受限(不同年龄表现程度不同)和运动功能受限(运动员、长期不运动突然增运动量及有既往运动损伤史者易受影响);其他伴随症状有压痛(炎症反应越明显压痛越显著,不同人群敏感程度不同)和部分患者病变部位皮肤温度略有升高(糖尿病患者、婴幼儿观察时需结合其他症状)。
局部疼痛:是肌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局限性的疼痛,可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如腰背部、颈部、肩部等。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刺痛等。例如,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常在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出现腰背部的疼痛,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再次活动后又易复发。其机制可能与肌肉筋膜的慢性炎症刺激相关神经末梢有关,炎症介质的释放会持续刺激神经,导致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局部疼痛,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由于肌肉筋膜的退行性变,相对更容易发生肌筋膜炎导致局部疼痛;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姿势的改变、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腰背部等部位肌筋膜炎局部疼痛的发生风险。
牵涉痛:疼痛可向周围组织牵涉,导致邻近部位也出现疼痛不适。比如颈部肌筋膜炎,疼痛可能会牵涉到肩部甚至上肢,表现为上肢的酸痛、麻木等感觉,但这种麻木一般不像神经受压那样有明确的神经分布区域的界限。这是因为肌肉筋膜的炎症可以通过筋膜间的传导影响到邻近的组织,炎症刺激的范围扩大,从而引起牵涉痛。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引发颈部肌筋膜炎并出现牵涉痛;有颈椎病史的人群,本身颈椎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发生肌筋膜炎时牵涉痛的表现可能会更明显。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病部位的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硬,失去正常的柔软度。以肩部肌筋膜炎为例,患者肩部肌肉紧张,肩关节活动时会有发紧的感觉。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肌肉的应激性增高,机体为了保护受损的肌肉筋膜,肌肉会不自主地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年龄较大的人群,肌肉的弹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肌肉紧张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的人群,如电脑程序员,由于肩部肌肉持续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更容易出现肌肉紧张。
肌肉痉挛: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突发的、不自主的强烈收缩,可摸到条索状的硬结,伴有明显的疼痛。例如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可能会突发腰背部肌肉痉挛,导致腰部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屈伸或扭转身体。肌肉痉挛的发生与炎症引起的肌肉代谢紊乱、离子失衡等因素有关。儿童发生肌筋膜炎时相对较少,但如果有长时间不合理的运动或姿势不当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肌肉痉挛,不过由于儿童肌肉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孕妇在孕期由于身体重心改变,腰部肌肉负担加重,也容易出现腰背部肌肉痉挛。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等因素,患者相应部位的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比如手部肌筋膜炎可能会影响手指的屈伸活动,颈部肌筋膜炎会限制颈部的转动、前屈后伸等活动。这是因为肌肉筋膜的病变影响了关节周围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关节活动的动力和稳定性受到影响。不同年龄的人群,活动受限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儿童由于关节的柔韧性相对较好,活动受限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是参与竞技运动的儿童,运动损伤导致肌筋膜炎出现活动受限则需要引起重视;老年人关节本身存在一定的退行性变,合并肌筋膜炎时活动受限可能会更严重,生活自理能力会受到较大影响。
运动功能受限:对于从事体育运动或需要良好运动功能的人群,肌筋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运动表现。例如运动员发生下肢肌筋膜炎,会出现跑步、跳跃等运动功能受限,影响其竞技状态。在生活方式上,长期不运动突然增加运动量的人群,由于肌肉筋膜还未适应,更容易发生肌筋膜炎并出现运动功能受限;有既往运动损伤病史的人群,再次运动时发生肌筋膜炎导致运动功能受限的风险也会增加。
其他伴随症状
压痛:在肌筋膜炎病变部位按压时,可出现明显的压痛,有时压痛部位较为固定。通过按压可以帮助医生定位病变的肌肉筋膜位置。不同个体对压痛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来说,炎症反应越明显的部位,压痛越显著。年轻人如果平时运动较多,肌肉筋膜的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压痛可能相对较轻;而体质较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压痛可能会更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皮肤温度变化:部分患者病变部位皮肤温度可能会略有升高,这是由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代谢增加所致。但这种皮肤温度变化往往不太明显,需要仔细触摸对比才能察觉。在特殊人群中,如糖尿病患者发生肌筋膜炎时,由于其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可能存在一定障碍,皮肤温度变化的观察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婴幼儿发生肌筋膜炎时,由于皮肤较薄,有时可能通过触摸感觉到局部温度与周围略有差异,但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相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