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肾综合征

来源:民福康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基础上的功能性肾衰竭,有1型和2型之分,1型进展迅速,2型进展缓慢,有相应诊断标准,治疗包括针对基础肝病、支持、药物及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儿童、妊娠期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温馨提示,需综合各方面进行管理与治疗。

一、肝肾综合征的定义

肝肾综合征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功能性肾衰竭,其特征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脏本身无重要病理改变。常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等严重肝病患者。

二、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内脏血管扩张:严重肝病时,肝功能减退导致对血管活性物质的灭活作用减弱,如一氧化氮、胰高血糖素等释放增加,引起内脏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压下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等释放增多,进一步收缩肾血管。

内皮素-1等缩血管物质增多:严重肝病时,内皮素-1等缩血管物质生成增加,加重肾血管收缩,促进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三、肝肾综合征的临床分型

(一)1型肝肾综合征

特点:病情进展迅速,在两周内血清肌酐升高超过基础值的2倍,达到>226μmol/L(2.5mg/dl),或肌酐清除率较基础值下降超过一半,小于20ml/min。常见于急性肝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加重等情况,多由大量腹水、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诱因引起。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患者发生1型肝肾综合征时,由于各年龄段器官功能储备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器官功能减退,病情进展相对更凶险,预后更差。

性别因素影响:目前无明确证据表明性别对1型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有显著差异,但女性在肝病相关并发症的整体管理中需考虑激素等因素对病情的潜在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影响:有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肝病患者,更容易进展为严重肝病,进而发生1型肝肾综合征,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对于预防和管理肝病至关重要。

病史因素影响:有慢性肝病长期病史、反复出现腹水等并发症的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的风险明显升高,需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二)2型肝肾综合征

特点: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以肾功能不全伴顽固性腹水为特征,血清肌酐多在133-226μmol/L(1.5-2.5mg/dl)之间,往往需要数周或数月才达到1型的诊断标准。常见于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的患者。

年龄因素影响:中青年患者若有基础肝病,发生2型肝肾综合征时,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可能有相对较好的预后,但仍需关注年龄相关的器官功能变化对治疗反应的影响。

性别因素影响:同样无明确性别差异导致2型肝肾综合征的明显不同,但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合并肝病时,需特别评估肝肾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及处理。

生活方式因素影响: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加重肝病,进而增加2型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可能,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控制肝病进展、降低肝肾综合征风险有重要意义。

病史因素影响:有长期肝病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2型肝肾综合征,规范的肝病管理包括病史监测、定期检查等对预防肝肾综合征很关键。

四、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主要诊断标准

慢性或急性肝病合并肝硬化。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清肌酐>133μmol/L(1.5mg/dl),或肌酐清除率<40ml/min。

无休克。

近期未使用肾毒性药物。

不存在肾实质疾病证据,如蛋白尿>500mg/d、镜下血尿(红细胞>50/高倍视野)和(或)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异常。

附加诊断标准

尿量<500ml/d。

尿钠<10mmol/L。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血钠<130mmol/L。

血肌酐>133μmol/L。

自由水清除率<0。

五、肝肾综合征的治疗要点

针对基础肝病的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针对肝硬化的病因治疗(如乙肝肝硬化进行抗病毒治疗等)、改善肝功能、处理腹水等并发症。

支持治疗:限制液体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药物治疗:可使用特利加压素等药物收缩内脏血管,增加肾灌注,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使用。

肾脏替代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如1型肝肾综合征患者,在合适时机可考虑肾脏替代治疗,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但需综合评估患者整体情况。

六、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一)老年患者

老年肝肾综合征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病情变化更隐匿且复杂。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指标,由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更谨慎选择药物及评估药物风险,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二)儿童患者

儿童肝肾综合征极为罕见,多与先天性肝病等特殊情况相关。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优先考虑对儿童器官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措施,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肝肾功能等,加强护理,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等。

(三)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合并肝肾综合征非常凶险,需多学科协作。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治疗时要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手段,同时要关注孕妇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了解疾病
肝病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疾病的总称,肝病包括多种类型,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引起肝病的原因比较多,比如病毒感染、长期过量饮酒、药物作用、免疫因素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病昏迷是不是很严重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肝病昏迷一般指肝性脑病,通常是很严重,详情如下:肝性脑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引起代谢紊乱,特别是氨等有毒物质的代谢障碍。此时这些不良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甚至有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现象,因此,考虑一般属于严重危险的。肝性脑病患者常常伴有其他严重的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尿渗透压、尿钠浓度、肾功能障碍、病理学检查等。 1、尿渗透压 尿渗透压和血渗透压比值低于1,提示存在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 2、尿钠浓度 尿钠浓度大于40mmol/L,提示存在水钠潴留,有利于肝肾综合征的诊断。 3、肾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障碍,包括血清肌酐升高、尿蛋白
亚急性肝衰竭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亚急性肝衰竭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乏力、嗜睡等不舒服的症状时,应该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查明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嗜睡等表现时,需要立刻到医院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轻其肝损伤的情况,促进其病情
肝肾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肾综合征多是因肝脏疾病导致的,但门静脉高压、循环血量减少等原因也会导致该病。 1.肝脏疾病 患者本身患有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肝衰竭等疾病,体内血液循环改变,肾脏血流也随之改变,可引起肝肾综合征。 2.门静脉高压 患者肝脏受损后门静脉压力增高,血管中的舒张因子产量增多,肾脏灌注降低,会导致肝肾综合征
甲肝会自愈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不是会自愈。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一般为急性起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可以自愈,病情较重的患者一般难以自愈,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未感染者可
肝硬化便血是什么症状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硬化便血主要表现为柏油便,即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同时可出现牙龈出血、呕血、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症状。 其次,患者还可出现面色黝黑、口角发炎、蜘蛛痣、肝掌、黄疸等症状。若并发肝肾综合征,还可出现顽固性腹水、少尿、无尿等。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
亚急性肝衰竭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亚急性肝衰竭主要是指患者在不存在肝硬化或肝病史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急性肝损伤的情况,同时在发病后3-26周内出现肝衰竭的表现。 亚急性肝衰竭好发于病毒性和药物性肝炎患者。患者发生亚急性肝衰竭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黄疸、腹胀等不舒服的症状,如果不及时通过治疗减轻其肝损伤的情况
肝肾综合征可以治疗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肾综合征一般可以治疗,但预后较差。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晚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延缓肾衰竭以及肝功能损害,从而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但肝肾综合征通常预后较差,很难彻底治愈,并可能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 患者病情急性期时,需严格保持卧床休息。病情得到缓解后可适当进行身体局部锻炼,不可
甲肝能治好吗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能治好。 甲型病毒性肝炎多为急性起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患者在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般能将其治好;患者若治疗不及时,引起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一般难以将其治好,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吃新鲜的蔬
慢性乙型肝炎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慢性乙型肝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厌油腻等不舒服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明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及时抑制病毒复制。 2.病情加重 肝脏功能损伤情况加重,引起肝脏、蜘蛛痣等表现时,需要减轻肝细胞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3.引起并发症
肝肾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
王洪霞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手术、放疗、化疗、介入等治疗,针对肝脏病进行治疗。可以采用支持疗法,比如可以给予高糖饮食,防止肝病发生。其次可以去除诱因,比如上消化道出血,大剂量使用利尿药,放出大量腹水。第三步是纠正积极纠正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保持酸碱平衡。同时还可以扩容治疗,使用血浆、全血、白蛋白等补充血容量。也可以使用一些血管活
肝肾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肝肾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措施,主要在于积极控制原发病、停用任何诱发氮质血症以及损害肝脏的药物,并且积极保肝治疗,对于消化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一定要及时预防。肝肾综合征主要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进展性肝衰竭,以及门脉高压时出现肾功能不全以及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从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肝肾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
高天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对于肝肾综合症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首先患者可以通过血液净化疗法来排出异物,特别是对于肌酐升高以及净化血液有很好的作用。第二、药物治疗。包括应用利尿剂以及其他药物,有助于缓解和改善症状。第三、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控制症状。第四、应用抗生素药物来进行积极预防感染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