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和骨刺本质上是同一种病,只是名称不同。
骨质增生是医学上的专业术语,指骨骼在长期应力刺激或退行性改变下,边缘出现代偿性骨赘(即异常骨生长)的过程,常见于关节、脊柱等负重部位。而“骨刺”是民间对骨质增生的通俗叫法,因其形态类似“刺”突起于骨骼表面而得名。
二者均属于骨骼的适应性改变,并非独立疾病,而是人体为稳定受损关节或增强骨骼强度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多数情况下,骨质增生(骨刺)不会引发症状,仅在压迫周围神经、血管或软组织时,才可能导致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问题(如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膝关节骨关节炎等)。
治疗上,若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处理;若引发不适,可通过使用布洛芬、理疗、康复训练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去除骨刺。日常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重、加强肌肉锻炼,可延缓骨质增生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