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急性胃肠炎、直肠黏膜脱垂等原因导致,不同原因的病症需采用不同方法治疗。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会使盆底其他肌肉和韧带弹性逐渐减弱,进而导致盆底脏器下垂,可能使膀胱和直肠膨出,患者会有张力性尿失禁或大便失禁以及排不尽大便的感觉。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改善,比如做缩肛运动或专门的盆底肌肉训练,也可到医院做专门的盆底肌肉电生理测试并对症治疗。日常饮食应多吃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多吃粗粮、水果蔬菜。要规律大便,避免便秘。坚持锻炼身体,经常温水坐浴以促进盆底肌血液循环。
2、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可能引起暂时性大便失禁,主要由于肠管蠕动功能过快、压力增大,再加上老年人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黄连素、蒙脱石散,配合双歧杆菌整肠生来调节菌群,也可用颠茄片预防胃肠道痉挛、缓解胃肠道疼痛。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不吃隔夜饭菜,每餐不宜过饱,吃易消化、易吸收、清淡的食物。
3、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脱垂可能造成大便失禁,严重的直肠脱垂反复脱出肛门会导致患者肛门松弛、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从而使患者控便功能下降。可前往医院采取手术治疗,根据脱出严重程度可分为经腹或经肛手术。日常要注意饮食,多进食青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