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区别在于定义和病因、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等。
1.定义和病因
腰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部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腰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损伤、遗传等。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腰部疼痛、僵硬、无力等症状。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弯腰、久坐、过度劳累、姿势不良等。
2.症状
腰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痛,可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疼痛在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症状。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痛,多为酸痛或胀痛,可伴有腰部肌肉紧张、僵硬、无力等症状。疼痛在劳累、受凉、姿势不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
3.体征
腰间盘突出腰部可有压痛、叩击痛,下肢可有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腱反射异常等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等神经根牵拉试验可为阳性。腰肌劳损腰部可有压痛、叩击痛,腰部肌肉可有紧张、僵硬、无力等体征。
4.影像学检查
腰间盘突出X线、CT、MRI等检查可发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神经根受压情况等。腰肌劳损X线、CT等检查多无异常,MRI可发现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5.治疗
腰间盘突出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牵引、理疗、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等。腰肌劳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理疗、按摩、药物治疗等。同时,应注意纠正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过度劳累等。
如果出现腰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