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是腹腔内脏器经股环突入股管再向卵圆窝突出的腹外疝,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局部胀痛,嵌顿时有肠梗阻等表现且久嵌可致肠坏死等危急情况,老年人组织薄弱需警惕无症状嵌顿,女性因骨盆宽更易发病,长期肥胖、慢性咳嗽便秘及有既往腹部手术史者易增加股疝发生及嵌顿风险。
一、股疝的定义
股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股环突入股管,继而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形成的疝,是腹外疝的一种类型。
二、股疝的表现形式
(一)可复性肿块表现
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腹股沟区(尤其大腿根部上方)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行走或腹内压增高(如咳嗽、排便等)时肿块突出,平卧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时可回纳消失。肿块通常较小,早期可能易被忽视。
(二)局部不适表现
部分患者可伴有局部胀痛不适,疼痛程度不一,一般为隐痛或坠胀感,疼痛症状可能因腹内压变化而时轻时重。
(三)嵌顿情况表现
当股疝发生嵌顿时,肿块不能回纳,同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相关表现。若嵌顿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此时腹痛加剧,可伴有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病情较为危急。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差异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腹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相对薄弱,股疝发生率相对较高,且老年人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需警惕无症状下嵌顿等严重情况的发生。
性别因素:女性因骨盆较宽,股环相对较大,相较于男性更易发生股疝。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肥胖者因腹腔内脂肪堆积增加腹压,慢性咳嗽、便秘人群因长期腹内压增高,均会增加股疝发生及嵌顿的风险;有既往腹部手术史者,局部组织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成为股疝发生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