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后尿失禁是因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或神经功能异常致膀胱尿道控尿障碍表现为不自主漏尿,发病机制为手术损伤支持组织或累及支配盆底肌神经,临床表现有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尿失禁,评估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的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及非手术无效时行耻骨后尿道吊带术等手术,特殊人群中老年女性康复需循序渐进防便秘等、年轻患者关注心理、合并基础疾病者严格控血糖。
一、子宫切除后尿失禁定义
子宫切除术后因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或神经功能异常引发的膀胱尿道控尿功能障碍,表现为不自主漏尿现象。
二、发病机制
1.手术操作直接损伤盆底支持组织(如耻骨膀胱宫颈筋膜等),改变尿道正常解剖位置;2.术中累及支配盆底肌的神经,影响盆底肌收缩功能,导致控尿能力下降。
三、临床表现
1.压力性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咳嗽、喷嚏、大笑等)出现漏尿;2.急迫性尿失禁:有强烈尿意后迅速发生漏尿;3.混合性尿失禁:兼具压力性与急迫性尿失禁表现。
四、评估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手术史、漏尿起始时间及诱因;2.体格检查:包括盆底肌触诊、尿常规检测等;3.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压力、尿道阻力等指标,明确尿失禁类型与严重程度。
五、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凯格尔运动,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通过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控尿;2.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反馈盆底肌活动情况,辅助患者正确训练;3.电刺激治疗:利用电刺激促进盆底肌收缩,提升控尿功能。(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如耻骨后尿道吊带术,通过放置吊带支撑尿道,恢复尿道闭合压。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女性:术后康复需循序渐进,避免长期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定期评估盆底功能;2.年轻患者:关注术后心理状态,尿失禁可能影响生活质量,提供心理支持并积极开展康复治疗;3.合并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避免神经病变加重尿失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