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首选诊断
病史询问需了解月经情况、家族肿瘤史及既往妇科疾病史等,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观察外阴、阴道、宫颈等情况及子宫附件,超声检查中经阴道超声为常用初步筛查方法,盆腔超声可了解整体结构,MRI能准确评估肌层浸润等,子宫内膜活检包括诊断性刮宫、活检钳取、抽吸活检等是确诊金标准,老年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需及时检查且关注其耐受情况,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年轻有生育需求者活检需谨慎并评估生育可能性及后续管理。
一、病史采集与妇科检查
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变化,尤其关注绝经后阴道出血、异常阴道排液等症状,同时询问家族肿瘤史、既往妇科疾病史等。例如,绝经后女性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
2.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情况,触诊子宫大小、质地、活动度及双侧附件有无异常,初步判断子宫及盆腔状况。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为常用初步筛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肌层浸润情况,正常子宫内膜厚度一般<5mm,若增厚伴异常回声需进一步评估。例如,当子宫内膜厚度≥5mm且伴有异常阴道出血时,提示需警惕内膜病变。
盆腔超声:可了解子宫整体结构及附件情况,但经阴道超声因分辨率更高,对内膜病变的检出更具优势。
2.磁共振成像(MRI):能准确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情况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对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尤其适用于需精确判断肿瘤范围的患者。
三、子宫内膜活检
1.诊断性刮宫(D&G):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传统的获取内膜组织的方法,但存在一定漏诊率,尤其对于局灶性病变可能遗漏。
2.子宫内膜取样术:
子宫内膜活检钳取:利用活检钳获取较小组织块,能提高病变检出率,操作相对简便,对患者创伤较小。
子宫内膜抽吸活检:通过负压抽吸获取内膜组织,适用于绝经后及子宫内膜较薄的患者,取样效率较高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子宫内膜活检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明确癌细胞类型、分化程度等,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常见表现,需及时进行上述检查,因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检查时需关注其心肺功能等耐受情况。
高危人群:如肥胖(体质指数≥28kg/m2)、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无排卵性月经、绝经延迟等高危因素人群,应加强筛查意识,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内膜病变。
年轻有生育需求者: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时需谨慎操作,尽量减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活检后需充分评估是否保留生育可能性及后续管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