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进行多项检查,包括血常规可了解孕妇贫血、感染及血小板情况,血型关乎分娩输血准备与新生儿溶血病预防,凝血功能检查可预防分娩凝血异常并发症,肝肾功能检查能发现肝肾功能异常,传染病筛查可防止母婴传染病传播。
一、血常规
1.项目内容: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2.意义: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以及血小板异常等情况。例如,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可能有贫血,而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意味着存在感染风险。不同年龄段的孕妇,血常规指标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孕妇的血红蛋白浓度应不低于110g/L,若低于此值则需关注贫血情况并进一步评估原因。对于有既往贫血病史的孕妇,更要密切监测血常规指标,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二、血型
1.项目内容: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2.意义:了解孕妇的血型对于分娩时的输血准备以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非常重要。如果孕妇是Rh阴性血型,在分娩Rh阳性胎儿后,可能会产生抗体,再次妊娠时需警惕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不同性别孕妇在血型方面无本质差异,但Rh阴性血型的孕妇需要特别关注孕期及分娩期的相关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三、凝血功能检查
1.项目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
2.意义:评估孕妇的凝血功能,预防分娩过程中出现凝血异常相关的并发症。例如,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等严重情况。对于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凝血功能异常病史的孕妇,需要更加细致地监测凝血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肝肾功能检查
1.项目内容: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等。
2.意义:了解孕妇的肝肾功能状态,因为在孕期母体的肝肾功能负担加重,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肝肾功能异常情况。例如,谷丙转氨酶升高可能提示肝脏有损伤,肌酐升高可能意味着肾功能出现问题。不同年龄的孕妇,肝肾功能的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孕期肝肾功能指标会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但若超出正常范围较多则需进一步排查原因。有慢性肝肾疾病病史的孕妇,孕期更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以便及时调整孕期管理方案。
五、传染病筛查
1.项目内容: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等。
2.意义:筛查孕妇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以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防止母婴传播。例如,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需要在孕期及分娩时采取措施阻断乙肝病毒传给胎儿。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不同,有高危性行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孕妇更要重视传染病筛查。对于筛查出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孕妇,需要由多学科团队进行综合管理,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