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分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是宫颈扩张期,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第二产程是胎儿娩出期,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数分钟或长达1小时;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期,需5-15分钟。不同年龄、性别及特殊情况有影响,年轻产妇第一产程进展相对顺利但需监测,高龄产妇难产风险增加需密切观察,性别对分娩过程生理机制无本质差异,有妊娠合并症和有不良分娩史的经产妇需特殊关注和处理。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此阶段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完全扩张。初产妇宫颈口扩张较慢,需11-12小时;经产妇宫颈口扩张较快,需6-8小时。规律宫缩会使子宫肌层收缩,子宫收缩时宫腔内压力升高,促使胎先露下降,进而压迫宫颈,使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宫颈口逐渐扩张。孕妇会感觉下腹部疼痛,疼痛有一定节律性,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颈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当胎头下降至骨盆出口压迫骨盆底组织时,孕妇会产生排便感,不自主地向下屏气用力。宫缩时,胎儿会随着宫缩压力通过宫颈口及阴道娩出,在胎儿娩出的瞬间,孕妇会感觉腹部压力减轻。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胎膜娩出,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胎儿娩出后,子宫容积缩小,胎盘与子宫壁剥离并排出。此过程中,医生会观察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娩出,以及子宫收缩情况以保证子宫收缩良好,减少产后出血风险。
不同年龄、性别及特殊情况的影响与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
年轻产妇:身体各方面机能较好,宫缩力通常较强,宫颈弹性相对较好,第一产程进展相对顺利,但仍需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因为个体差异仍可能导致产程异常。
高龄产妇:骨盆和盆底组织弹性相对较差,宫颈扩张可能相对缓慢,发生难产的风险相对增加,需要更密切观察产程中胎儿情况及产妇宫颈扩张、胎头下降等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剖宫产等。
性别因素:正常分娩过程中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妇的生理反应和产程进展上,女性作为分娩的主体,其身体的激素水平、骨盆结构等决定了分娩的基本过程,但总体分娩过程的生理机制是相似的,不存在本质的性别导致的分娩过程差异。
特殊人群:
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因为分娩时的宫缩、用力等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需要医生根据产妇具体病情调整分娩方式及监测措施;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产妇,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控制好血压,保证分娩过程的安全,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干预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经产妇如果有过不良分娩史,如既往有难产史等,在本次分娩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产程,因为再次分娩时可能存在产程异常复发的风险,需要密切观察宫缩、胎头下降及宫颈扩张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