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是什么病
原发性腹膜炎是腹腔内无明显原发性病灶,病原菌经多种途径侵入腹腔引发的腹膜炎。病因有常见病原菌及不同人群发病途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有腹痛等症状及相对较轻体征,诊断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抗感染等)和手术(腹腔引流等),儿童和成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菌:常见病原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埃希菌等。儿童原发性腹膜炎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病原菌可通过血行播散至腹腔;成人则多因肝硬化并发腹水、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菌经肠道屏障功能减弱处进入腹腔引发感染。
发病途径:血行播散是常见途径,如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腹腔;女性生殖系统的细菌可通过淋巴系统蔓延至腹腔;肠壁的细菌移位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例如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时,肠道细菌易移位进入腹腔引发感染。
二、临床表现
症状: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腹痛,多为弥漫性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热是常见表现,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
体征:腹部体征相对较轻,可有腹部压痛,但反跳痛、肌紧张不如继发性腹膜炎明显,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若有腹水形成,可有移动性浊音阳性。
三、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腹水检查是重要诊断依据,腹水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腹水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发现腹水情况,有助于判断腹腔内病变,但对于原发性腹膜炎的特异性诊断价值有限;CT检查可更清晰显示腹腔内结构,协助排除其他腹腔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肝硬化患者需改善肝功能、纠正腹水等。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采用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手术治疗:若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腹膜炎体征进行性加重、经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腹腔引流术,以排出腹腔内的脓液及感染物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原发性腹膜炎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在护理上要密切观察儿童体温、腹痛等情况,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更细致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在抗感染治疗时,要根据儿童体重等情况合理调整抗生素使用,但需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
成人:对于患有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基础疾病的成人,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因疾病反复等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