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的症状表现包括痛经呈进行性加重、月经量大且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硬且有压痛;辅助检查中超声可发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等,MRI对其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能更精准显示病灶情况,30-50岁经产妇多见,年轻未育及有宫腔操作史女性风险较高
一、症状表现方面
1.痛经特点:腺肌症导致的痛经往往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初潮时可能无痛经或痛经较轻,随着年龄增长、生育等情况,痛经逐渐加重,疼痛程度较严重,持续时间可能延长,有的患者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就开始出现下腹部疼痛,经期疼痛更为剧烈,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从年龄角度看,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但年轻未育女性也可能患病;从性别角度,仅女性会出现该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可能影响身体内分泌,进而影响腺肌症相关痛经表现;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的女性患腺肌症导致痛经的风险相对较高。
2.月经情况:月经量增多较为常见,部分患者月经量可较以往增加1倍以上,月经经期延长,有的可达7-10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子宫内膜影响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出血增多、经期延长。
二、妇科检查方面
1.子宫体征: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呈均匀性增大,一般呈球形,子宫质地较硬,有压痛感。通过妇科双合诊等检查手段能初步触及子宫的异常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子宫增大的情况可能更明显。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子宫增大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但总体上腺肌症导致的子宫增大是较为典型的体征;女性患者通过妇科检查能发现子宫的异常;生活方式健康与否可能间接影响子宫的状态,但主要还是腺肌症本身病变导致子宫改变;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在妇科检查时更需关注子宫的体征变化,以便早期发现腺肌症相关问题。
三、辅助检查方面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或小片状的强回声或低回声区,还能观察到子宫肌层增厚等情况。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腺肌症有较高的价值,通过超声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子宫内部的结构变化,不同年龄、不同生育状态的女性进行超声检查时,腺肌症在超声下的表现有一定共性,但也可能因个体子宫基础情况略有差异;女性通过超声检查能直观了解子宫状况;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影响超声检查结果,但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整体健康,间接对腺肌症的诊断和监测有一定辅助作用;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在超声检查时更要仔细观察子宫肌层情况,因为这类人群患腺肌症风险高。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腺肌症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更准确地显示子宫肌层内异位病灶的位置、大小和范围等情况。它可以从多方位、多层面清晰成像,对于一些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MRI检查能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判断是否为腺肌症导致的痛经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进行MRI检查时,操作流程等无本质差异,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在临床应用中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对于有宫腔操作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MRI检查可能是更精准诊断腺肌症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