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痉挛有头痛、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还会增加脑梗死风险、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使预后不良,头痛多为突发性剧烈痛,神经功能缺损有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严重脑血管痉挛易致脑梗死,长期会致认知功能下降,预后差且不良生活方式等会加重不良后果,孕妇发生还危及胎儿。
一、脑血管痉挛的症状
1.头痛
多为突发性剧烈头痛,可为搏动性疼痛或胀痛等,疼痛程度较剧烈,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脑血管痉挛导致颅内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刺激神经引起疼痛,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出现,若本身有脑血管基础疾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诱因的人群更易发生头痛症状。
对于儿童患者,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来识别头痛情况。
2.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意识障碍:轻度脑血管痉挛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精神萎靡、嗜睡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这是由于脑血管痉挛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脑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意识状态。在有脑血管病史或脑外伤等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情况的患者中更易出现意识障碍,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基础状态较差,对缺血更敏感,意识障碍出现相对较快或更严重。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一侧身体感觉减退等)、言语不利(说话不流利、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等)等。这是因为脑血管痉挛导致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缺血,影响了神经传导和功能,不同性别患者发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概率在基础疾病相同情况下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患者恢复能力不同,儿童的神经可塑性相对较强,可能在及时干预后恢复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恢复相对困难。
二、脑血管痉挛的危害
1.脑梗死风险增加
脑血管痉挛会使脑血管狭窄,血流减少,长时间的血流减少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梗死。研究表明,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本身血管弹性较差,发生脑血管痉挛后脑梗死的风险进一步升高,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群由于血管老化等因素,一旦发生脑血管痉挛,脑梗死风险更高。
2.认知功能障碍
长期的脑血管痉挛会影响脑部的正常代谢和神经功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例如,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访研究发现其认知功能较发病前明显下降。不同性别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概率上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年龄患者受影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若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等,老年患者本身认知功能随年龄有一定减退趋势,脑血管痉挛会加速这一过程。
3.预后不良
脑血管痉挛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即使经过治疗,仍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残疾、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后预后更差,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加重脑部缺血情况。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脑血管痉挛,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危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因为孕期母体血液循环的变化等因素会使脑血管痉挛对母子健康的影响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