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病人易出现压疮、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挛缩和畸形等问题,压疮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等形成,需定时翻身等预防护理;泌尿系统感染因排尿障碍等致,要避免不必要导尿管等预防监测;肺部感染因胸廓活动受限等致,需指导呼吸咳嗽等护理;深静脉血栓因下肢活动受限等致,要鼓励下肢活动等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因肢体固定姿势等致,需早期关节活动等康复干预。
一、压疮
1.形成原因:截瘫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例如,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部、足跟、髋部等,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压力下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坏死形成压疮。年龄方面,老年截瘫病人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弱,更易发生压疮;生活方式上,长期卧床且缺乏有效翻身护理的病人风险更高;病史中若本身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也会增加压疮发生几率。
2.预防与护理:定时为病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左右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床垫等辅助器具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皮肤抵抗力等。
二、泌尿系统感染
1.发生机制:截瘫病人常伴有排尿功能障碍,尿液潴留易引发细菌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细菌可沿尿管逆行侵入泌尿系统。年龄较大的截瘫病人泌尿系统生理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受感染;若有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史,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生活方式上,不注意会阴部清洁等也会促进感染发生。
2.预防与监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长期留置导尿管,如需留置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管和尿袋,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定期监测尿常规等。
三、肺部感染
1.原因分析:截瘫病人胸廓活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导致痰液积聚,引发肺部感染。年龄较小的截瘫病人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排痰能力更弱;长期卧床且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病人,肺部感染风险升高;病史中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的截瘫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更高。
2.预防与护理: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定时为病人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等治疗。
四、深静脉血栓形成
1.致病因素:截瘫病人下肢活动受限,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年龄偏大的截瘫病人血液循环相对缓慢,凝血功能可能有一定变化,增加血栓形成风险;长期卧床且缺乏下肢康复锻炼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高;病史中若有血液高凝状态相关疾病,会进一步增加风险。
2.预防措施:鼓励病人进行下肢被动活动或主动运动,使用弹力袜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进行预防,但需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
五、关节挛缩和畸形
1.产生缘由:截瘫病人肢体长期处于固定姿势,缺乏运动,导致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挛缩,进而出现关节畸形。年龄较小的截瘫病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关节长期不活动,对骨骼肌肉发育影响更大;生活方式中缺乏康复训练等会加速关节挛缩和畸形的发生;病史中关节曾有损伤等情况的截瘫病人,更易出现关节问题。
2.康复干预:早期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和按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病人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挛缩和畸形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