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相关过程包括先兆临产、临产诊断及分娩全过程。先兆临产有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临产开始标志是规律渐强宫缩伴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分娩全过程分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含潜伏期和活跃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各产程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不同状况孕妇监测和处理有别。
一、先兆临产
(一)假临产
孕妇在分娩发动前,常出现假临产。其特点是宫缩持续时间短(<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宫缩时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这种情况多与孕妇的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适当休息可缓解。
(二)胎儿下降感
胎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入口,使宫底降低,孕妇自觉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尿频症状加重,这是因为胎头入盆后压迫膀胱所致。
(三)见红
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而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合排出,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征象。
二、临产的诊断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及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对于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孕妇,都需要密切监测宫缩、宫颈变化及胎先露情况,以准确判断是否进入临产。例如,年轻健康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在临产观察时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有基础疾病的孕妇需要更细致地监测生命体征等相关指标。
三、分娩的全过程
(一)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1.潜伏期: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此期扩张速度较慢,平均每2-3小时扩张1cm,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孕妇在潜伏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宫缩痛,需要注意休息、补充能量,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等,以利于产程进展。
2.活跃期:宫口扩张3-10cm。此期扩张速度加快,平均每1.5-2小时扩张1cm,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活跃期又分为3期:
加速期:宫口扩张3-4cm,约需1.5小时。
最大加速期:宫口扩张4-9cm,约需2小时。
减速期:宫口扩张9-10cm,约需30分钟。在活跃期,需要密切监测胎心、宫缩情况,医生会根据产程进展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人工破膜等操作来加速产程。
(二)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此期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运用腹压,当胎头拨露使会阴后联合紧张时,要指导孕妇哈气解除腹压,让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时休息,以配合胎儿娩出。对于不同年龄的产妇,如高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需要更密切关注胎儿情况,因为高龄产妇可能存在胎儿窘迫等风险增加的情况。
(三)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暂时停止,随后又复收缩,使胎盘剥离,降至子宫下段,脐带相应延长,在产妇用力等协助下胎盘娩出。此期要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等情况,同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一般正常阴道出血量约为200ml左右。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孕妇,在第三产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