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的病因包括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如脊柱病变相关的胸椎退变、结核、损伤及胸腔内肿瘤侵犯等)、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其他因素(如神经源性因素的神经纤维瘤病及营养代谢障碍如B族维生素缺乏等),不同病因对应不同人群及表现。
一、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
1.脊柱病变相关
当患有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等脊柱病变时,可能会对肋间神经产生压迫。例如,胸椎退变导致的骨质增生,随着年龄增长,脊柱会发生自然退变,椎间盘可能会出现退变、高度降低,椎体边缘可能会有骨赘形成,这些骨赘如果增生明显,就有可能压迫周围的肋间神经,从而引发肋间神经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加,脊柱退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所以中老年人肋间神经痛中因脊柱病变导致的情况较为常见。
胸椎损伤,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造成胸椎骨折、脱位等情况时,骨折断端或者移位的椎体可能会直接压迫肋间神经,或者损伤神经周围的组织,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进而引发肋间神经痛。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可能因为外伤等原因导致胸椎损伤而出现肋间神经痛。
2.肿瘤因素
胸腔内的肿瘤,如肺癌、纵隔肿瘤等,有可能侵犯肋间神经。肺癌细胞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浸润,当侵犯到肋间神经时,就会引起肋间神经痛。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需要警惕肺癌侵犯肋间神经导致肋间神经痛的可能。纵隔肿瘤也可能因为肿瘤的生长压迫或侵犯肋间神经而引发疼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患上纵隔肿瘤,从而出现相应的肋间神经痛表现。
二、病毒感染
1.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引起肋间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就会侵犯肋间神经。病毒会在神经节内大量繁殖,导致神经节发炎、水肿,进而引起剧烈的肋间神经痛。在发病初期,可能会出现皮肤感觉过敏等前驱症状,随后会出现沿肋间神经分布的疱疹。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感染带状疱疹病毒,但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感染后发生肋间神经痛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慢性疾病患者的身体状态也会影响免疫力,使得病毒更容易激活并侵犯肋间神经。
三、其他因素
1.神经源性因素
一些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疾病也可能影响肋间神经,导致肋间神经痛。例如,神经纤维瘤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病变可累及肋间神经,导致神经结构异常,引起肋间神经痛。该疾病在儿童和成人中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家族中有神经纤维瘤病的病史,那么后代患病的风险会增加。对于患有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肋间神经的情况,因为神经纤维瘤病可能会逐渐进展,影响肋间神经功能。
2.营养代谢障碍
如B族维生素缺乏等营养代谢障碍情况,可能会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肋间神经痛。B族维生素对于神经的髓鞘形成等有着重要作用,当身体缺乏B族维生素时,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肋间神经痛。长期素食、胃肠道吸收障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对于素食者,需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B族维生素;对于有胃肠道吸收障碍的人群,如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预防因营养代谢障碍导致的肋间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