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会出现宫缩(包括不规律宫缩和规律宫缩)、胎儿下降感(初产妇分娩前1-2周胎儿头部渐降入盆,经产妇出现时间可能较晚)、见红(分娩前24-48小时宫颈内口附近胎膜与子宫壁分离致少量出血与宫颈管黏液混合排出,量多超月经量需警惕异常)、破水(胎膜破裂大量液体自阴道流出,无论有无宫缩都需立即就医,足月妊娠破水胎儿可能很快分娩,早产风险孕妇破水提示可能早产需采取相应措施)等征兆,不同情况需孕妇及医护人员密切关注和处理。
一、宫缩
1.不规律宫缩:分娩前数周,子宫会出现不规则的宫缩,特点是宫缩频率不一致,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无规律,宫缩强度不会逐渐增强。这种宫缩不会使宫颈口扩张,也被称为假宫缩,一般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对于孕妇来说,不规律宫缩是身体为分娩做准备的一种生理现象,多数孕妇能适应这种轻微的宫缩反应。但如果孕妇有早产高危因素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不规律宫缩的频率等变化,若不规律宫缩逐渐变得规律且强度增加,就需要警惕即将分娩。
2.规律宫缩:当宫缩变得有规律时,通常是分娩即将开始的重要征兆。规律宫缩表现为宫缩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强度逐渐增强,一般间隔5-6分钟,持续30秒以上,而且宫缩会逐渐加剧。随着产程进展,规律宫缩会促使宫颈口逐渐扩张,初产妇的宫颈口扩张速度相对较慢,经产妇相对较快。对于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如妊娠高血压等,出现规律宫缩时需要更密切监测母胎情况,因为这类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大风险,需要医护人员更加谨慎地观察和处理。
二、胎儿下降感
1.初产妇情况:在分娩前1-2周,胎儿头部会逐渐下降进入骨盆入口,此时孕妇会感觉上腹部压迫感减轻,呼吸变得轻快,食量也可能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胎儿先露部入盆后,子宫底下降,对胃部的压迫缓解。初产妇出现胎儿下降感后,一般在几周内可能会分娩,但也有个体差异。对于有前置胎盘等特殊情况的初产妇,胎儿下降感可能不典型,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来辅助判断胎儿位置等情况。
2.经产妇情况:经产妇的胎儿下降感出现时间可能较晚,有的可能在临产后才会有胎儿下降的感觉。经产妇由于骨盆等组织相对松弛,胎儿入盆过程相对顺利,所以胎儿下降感可能不如初产妇明显。但经产妇在出现胎儿下降感后,也需要关注宫缩等情况,因为经产妇产程相对较短,需要及时做好分娩准备。
三、见红
1.产生原因:分娩前24-48小时,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而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合排出,即为见红,这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兆。
2.特殊情况:如果孕妇见红量较多,超过平时月经量,可能不是正常的见红,需要考虑是否有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出现见红时要更加警惕,因为这类孕妇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妊娠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检查,以确保母胎安全。
四、破水
1.胎膜破裂表现:胎膜破裂后,孕妇会感觉有大量液体从阴道流出,不受控制。一旦发生破水,无论孕妇是否出现宫缩,都需要立即就医。因为破水后容易发生脐带脱垂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足月妊娠的孕妇,破水后胎儿可能会很快分娩。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破水则提示可能即将早产,需要根据孕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促进胎肺成熟等,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