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有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变化、感染中毒症状及腹部体征等表现,腹痛是最主要症状且剧烈持续,恶心呕吐早期是反射性后期因麻痹性肠梗阻持续,体温初可正常后随炎症发展变化,有感染中毒症状,腹部有腹膜刺激征,不同人群在各表现上有差异,儿童和老年人因自身特点表现不同需特殊关注和处理。
一、腹痛
1.特点:是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一般都很剧烈,呈持续性。疼痛的程度与发病的原因、炎症的轻重、年龄、身体素质等有关。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胃酸突然大量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可引起剧烈的刀割样全腹痛;而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低,腹痛可能相对较轻,但病情往往较重。由于腹膜受到刺激,疼痛可由原发部位开始,随炎症扩散而波及全腹,多数患者能指出原发病变的部位。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和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老年人可能腹痛表现不典型,但病情变化快;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者可能本身胃肠道存在一定问题,发生腹膜炎时腹痛特点可能受其基础状态影响;病史方面,有腹部手术史者发生腹膜炎时,腹痛可能与术后粘连等因素相关,疼痛表现和机制会更复杂。
二、恶心、呕吐
1.发生机制:早期是由于腹膜受刺激引起的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后期则因感染中毒导致麻痹性肠梗阻,出现持续性呕吐,呕吐物可含胆汁,甚至呈粪样。
2.不同人群表现:儿童发生急性腹膜炎时,由于其胃肠道功能及机体反应与成人不同,恶心、呕吐可能更频繁,且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密切关注体液平衡情况;老年人发生恶心、呕吐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比如是否有糖尿病胃轻瘫等情况,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谨慎处理。
三、体温变化
1.初期表现:病初体温可正常,随着炎症发展,可出现发热。体温升高的程度与感染的轻重有关。轻度腹膜炎可能仅有低热,而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常出现高热、寒战等表现。
2.不同人群差异: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急性腹膜炎时体温变化更为波动,可能迅速出现高热,需及时监测和处理;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对感染的反应能力减弱,体温升高可能不明显,但病情往往较重,容易被忽视,需密切观察其他伴随症状。
四、感染中毒症状
1.表现:患者可出现精神萎靡、乏力、高热或体温不升、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感染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等。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儿童,感染中毒症状可能更易迅速恶化,因为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耐受感染的能力较弱;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发生感染中毒时,病情进展快,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在护理和治疗上要更加积极主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五、腹部体征
1.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称为腹膜刺激征。压痛以原发病灶处最明显,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是指医生按压腹部某部位后,迅速抬手时患者疼痛加剧;肌紧张的程度因病因和患者全身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胃肠穿孔引起的腹肌紧张呈“木板样”强直,而体弱的老年人、小儿或极度肥胖者肌紧张可不明显。
2.不同人群体征特点:儿童由于腹壁较薄,腹膜刺激征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仔细检查判断;老年人腹肌本身相对松弛,腹膜炎时肌紧张可能不显著,但压痛和反跳痛可能存在,要综合判断病情,不能仅依据肌紧张程度来判断腹膜炎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