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可由耳部疾病、脑部疾病、其他系统疾病引起。耳部疾病中梅尼埃病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有反复发作眩晕等症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耳石脱落后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起;脑部疾病里脑血管疾病如后循环缺血、小脑梗死或出血,脑部肿瘤如听神经瘤可致眩晕;其他系统疾病中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心律失常,眼源性眩晕的屈光不正、眼肌麻痹,全身性疾病的贫血、颈椎病等也会引发眩晕。
一、耳部疾病相关引起的眩晕症
1.梅尼埃病: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内耳膜迷路积水会导致膜迷路扩张,影响内耳的平衡功能,从而引发眩晕。这种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患者往往有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同时伴有耳鸣、耳闷胀感和波动性听力下降等症状。生活中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诱发梅尼埃病发作。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是由于耳石脱落后,随着内淋巴的流动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起的眩晕。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相对多见。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诱发眩晕,眩晕持续时间一般较短,通常不超过1分钟。比如起床、躺下、翻身等头部位置改变时容易发作。
二、脑部疾病相关引起的眩晕症
1.脑血管疾病:
后循环缺血:后循环主要供应脑干、小脑等部位的血液,当后循环发生缺血时,会影响这些部位维持平衡的神经结构功能,从而导致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者除了眩晕外,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小脑梗死或出血: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小脑发生梗死或出血时,会直接破坏其平衡调节功能,引起眩晕。这类患者的眩晕症状往往较为严重,同时可能伴有共济失调(如走路不稳、肢体协调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多见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
2.脑部肿瘤:某些脑部肿瘤,如听神经瘤等,会压迫内耳神经及相关平衡结构,导致眩晕。听神经瘤多见于成年人,肿瘤较小时可能仅有眩晕、耳鸣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会出现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等症状。
三、其他系统疾病相关引起的眩晕症
1.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压波动较大时,可能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平衡,导致眩晕。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无论是血压过高还是过低都可能引发眩晕,多见于长期患有高血压且未规范治疗的人群。患者除眩晕外,还可能有头痛、心悸等症状。
心律失常: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会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灌注,引起眩晕。这类患者多见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等,可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
2.眼源性眩晕:
屈光不正:长期不矫正的严重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远视、散光等,会导致视觉传入信息与前庭传入信息不协调,从而引起眩晕。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长期近距离用眼且不注意用眼卫生的人群,患者除眩晕外,常伴有视力模糊等眼部不适症状。
眼肌麻痹:眼肌麻痹会导致眼球运动异常,影响视觉平衡信息的传入,进而引发眩晕。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眼肌麻痹,可能同时伴有眩晕症状,且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3.全身性疾病:
贫血:严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部供氧不足,容易引起眩晕。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是营养不良性贫血多见于儿童和孕妇,患者除眩晕外,还可能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颈椎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眩晕。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司机等,患者眩晕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姿势有关,可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