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症状各异。早期可能有因脑供血不足致轻度间断头晕、双侧头部闷痛或胀痛,以及脑部血管病变引发的近期记忆力减退,特定人群如长期吸烟、有家族病史、熬夜及压力大的人需警惕。进展期,因脑供血持续减少、神经血管分支病变及语言功能区供血受影响,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不同基础疾病人群症状或更严重。严重期,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引发脑梗死,表现为突发肢体瘫痪、口角歪斜等,或因脑组织广泛受损致血管性痴呆,特定人群风险更高。不同年龄段人群,尤其老人、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及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儿童青少年等,都需关注预防。
一、早期症状
1.头晕头痛: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度且间断性的头晕,多在疲劳、情绪波动或突然起身时出现,是由于脑动脉管腔开始狭窄,导致脑部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引起脑组织轻度缺血缺氧。头痛一般为双侧头部的闷痛或胀痛,程度通常不剧烈,频率较低,可能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对于有长期吸烟、高血压家族病史且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若频繁出现此类症状需警惕。
2.记忆力减退:早期可能出现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模糊,比如忘记刚刚做过的事、说过的话等。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影响了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神经传导出现障碍,导致记忆功能受损。对于经常熬夜、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记忆力减退症状可能更易察觉。
二、进展期症状
1.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思考问题变得迟缓,对复杂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降低。比如在工作或学习中,处理多步骤任务时会频繁出错。这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脑部供血持续减少,影响大脑皮质功能。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若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2.肢体麻木无力:可出现一侧肢体的麻木感,从手指或脚趾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可能同时伴有肢体的沉重感、无力,导致行走不稳,拿东西时容易掉落。这是因为供应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的血管分支因粥样硬化而狭窄或堵塞,造成神经功能障碍。若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血管病变,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可能更严重。
3.言语功能障碍:说话可能变得含糊不清,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出现用词困难,或理解他人话语存在障碍。这是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了大脑中与语言功能相关区域的血液供应,如布洛卡区、韦尼克区等。对于长期酗酒的人群,酒精对脑血管有损伤作用,言语功能障碍可能更早出现。
三、严重期症状
1.脑梗死:当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时,可引发脑梗死。表现为突发的一侧肢体完全瘫痪,无法活动,同时伴有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能、意识障碍等。这是由于脑组织因缺血而发生坏死,严重影响神经功能。老年人及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更高。
2.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进展,导致大脑组织广泛受损,出现认知功能全面衰退,包括记忆力、语言能力、定向力、计算力等严重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受损,如无法自行穿衣、洗漱、进食等。对于有脑萎缩家族史的人群,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的风险相对较高。
温馨提示:对于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较差,更易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应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控制病情。孕妇若有家族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孕期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产检,关注血压等变化,因为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影响病情进展。儿童和青少年虽然发病率低,但如果有先天性血管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家长应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