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症状、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急,有肢体无力麻木、言语障碍等症状,有高血压等病史及不良生活习惯者风险高;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更急、症状重,有剧烈头痛、呕吐等,高龄且高血压控制不佳者易发病;慢性脑血管病有认知功能障碍、头晕头痛等症状,有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者易出现;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基础病多,需密切关注和综合治疗;儿童症状与成人不同,家长要留意异常表现并选合适治疗方法;孕妇患病风险增加,治疗要考虑胎儿安全,孕期需定期产检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急性脑血管病的症状
1.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急,常见症状有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比如患者可能突然发现拿东西拿不稳,走路时一侧腿拖地。还会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或完全不能说话,也可能理解他人言语困难。部分患者会有眩晕,看东西天旋地转,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有的患者会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另外,还可能有平衡失调,行走不稳,容易向一侧倾倒。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轻微的头晕、乏力等,容易被忽视。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的人群,出现这些症状的风险更高。生活中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的人也更容易发病。
2.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更急,症状往往更严重。患者通常会突发剧烈头痛,这种头痛程度非常剧烈,难以忍受,与平时的头痛明显不同。随后可能迅速出现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患者的意识状态会发生改变,轻者表现为嗜睡、昏睡,重者可迅速昏迷。也会有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而且症状进展较快。年龄较大且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控制不佳的人群,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率较高。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生活诱因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从而诱发疾病。
二、慢性脑血管病的症状
1.认知功能障碍:慢性脑血管病患者会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比如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很快就忘记。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工作或学习时容易分心。执行功能下降,表现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变差,如不能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事务。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痴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本身认知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下降,慢性脑血管病会加重这种情况。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更易出现此类症状。长期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2.头晕、头痛:患者常感到头晕,这种头晕一般为持续性的,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感觉头部昏沉,有的则有轻微的眩晕感。头痛通常为隐痛,可间断发作,疼痛部位不固定。对于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可能会与脑血管病的症状相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女性在经期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头晕、头痛症状加重。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脑血管病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家属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日常行为和身体状况,若发现老人出现轻微的精神状态改变、活动能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脑血管病时要综合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患脑血管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突然的抽搐、意识障碍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如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等。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法和药物。
3.孕妇:孕妇患脑血管病的风险相对增加,尤其是在孕晚期,由于血容量增加、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孕妇出现脑血管病症状时,治疗要考虑胎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在孕期要定期产检,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