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可引发运动、认知、言语、吞咽及二便等多方面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及运动协调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言语功能障碍含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为吞咽困难;二便功能障碍可致尿便失禁,不同年龄患者各障碍表现、恢复及处理方式有差异,需针对性康复训练与生活方式调整等。
一、运动功能障碍
1.肢体瘫痪:脑血管病后常见一侧肢体肌力下降甚至完全不能活动,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运动神经传导通路。例如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相应脑区的运动中枢或传导束受损,使得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递到肢体肌肉,从而引起瘫痪。不同年龄人群发生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的恢复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相对有更好的恢复潜力,但也受病变部位、范围等因素影响;老年患者恢复往往较为缓慢。对于有肢体瘫痪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促进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共济失调,如走路不稳、持物不稳等。这是因为脑血管病累及了小脑或其相关传导通路,影响了机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患者需要在家人陪伴下进行活动,避免单独行走以防跌倒受伤。对于有运动协调障碍的患者,康复训练中平衡训练是重要内容,可通过平衡板训练、站立训练等逐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
二、认知功能障碍
1.记忆力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近期记忆力下降,对刚刚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脑血管病导致大脑海马等与记忆相关的区域受损,从而影响记忆功能。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记忆力减退的表现和影响程度不同,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基础,脑血管病后会加重这种情况。对于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使用提醒工具等方式辅助记忆,同时康复训练中也可进行一些记忆训练游戏来促进记忆功能恢复。
2.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这与脑部病变影响了大脑的注意调控系统有关。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康复训练可从简单的注意力集中训练开始,如让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事物。
三、言语功能障碍
1.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畅表达)、感觉性失语(能发音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和自己所说的内容)等多种类型。是由于脑血管病损伤了语言中枢及其相关通路导致。不同年龄的患者言语功能障碍的表现和恢复情况有差异,年轻患者可能在积极康复训练下恢复相对较好,但也受病变严重程度影响。对于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言语康复训练是关键,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失语类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同时家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沟通时间和耐心。
2.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说话费力等,是由于支配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不协调或神经受损导致。在生活方式上,有构音障碍的患者需要注意说话环境的安静,避免在嘈杂环境下沟通,以利于更好地表达。康复训练中会进行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等。
四、吞咽功能障碍
1.吞咽困难:患者进食时容易出现呛咳、吞咽不畅等情况,这是因为脑血管病影响了吞咽反射弧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和处理方式不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吞咽困难可能更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进行调整,如给予软食、半流食等易吞咽的食物,必要时可使用鼻饲等营养支持方式,同时康复训练中会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如吞咽肌群的运动训练等。
五、二便功能障碍
1.尿便失禁:脑血管病后可能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紊乱,导致尿便失禁。这与脑部病变影响了对膀胱和直肠的神经调控有关。对于有尿便失禁的患者,需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在护理方面,要定时为患者更换尿布等,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膀胱训练等康复措施来改善尿便失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