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孕妇自身因素包括感染、基础疾病、子宫解剖异常;胎儿及胎盘因素有多胎妊娠、胎盘异常;生活方式因素有吸烟饮酒、过度劳累与压力过大;其他因素有孕早期出血、胎膜早破,这些因素均可通过不同途径增加早产风险,需针对性进行孕期管理与处理。
一、孕妇自身因素
1.感染因素:孕妇生殖道感染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细菌性阴道病,研究表明约50%的早产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阴道内的病原体可上行感染宫腔,引发绒毛膜羊膜炎,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孕期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部位的感染,也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等途径影响妊娠进程,增加早产风险。不同年龄段的孕妇感染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孕妇免疫系统相对活跃,但如果卫生习惯不佳等也易发生感染;而高龄孕妇自身抵抗力可能相对较弱,感染后更易波及妊娠。
2.基础疾病:孕妇患有某些基础疾病也会增加早产风险,例如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血压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和氧气输送,进而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早产;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胎盘的代谢功能,容易造成胎盘微血管病变,增加早产发生的可能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会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包括胎盘,从而干扰妊娠正常进行,增加早产几率。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尤其是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的患者,需要更密切地监测和管理基础疾病,以降低早产风险。
3.子宫解剖异常:子宫先天发育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会使子宫腔形态异常,影响胎儿的生长空间,导致子宫张力不均衡,容易引发子宫收缩而早产;宫颈机能不全也是常见的子宫解剖异常情况,宫颈内口松弛,在妊娠中晚期无法维持正常的宫颈形态和张力,容易导致胎膜早破进而发生早产,这种情况在有过多次中晚期流产史的孕妇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的孕妇都可能出现,但高龄孕妇相对风险更高。
二、胎儿及胎盘因素
1.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宫腔压力增大,子宫收缩频率增加,导致早产的风险显著高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早产发生率约为50%,三胎及以上则更高。多胎妊娠中不同胎儿之间的发育差异、胎盘功能异常等情况也更为常见,进一步增加了早产的可能性。对于多胎妊娠的孕妇,需要更严格地进行孕期管理,包括增加产检次数、注意休息等,以尽量延长孕周。
2.胎盘异常: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胎盘异常情况,胎盘过早从子宫壁剥离,会导致胎儿急性缺氧,引发子宫强烈收缩而早产;前置胎盘也是常见的胎盘异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下段逐渐伸展,容易引起胎盘剥离出血,从而导致早产。胎盘功能低下时,如胎盘老化、胎盘血液循环障碍等,会影响胎儿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使得胎儿生长受限,同时也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与饮酒:孕妇吸烟会导致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胎盘的血液灌注,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的发生几率;过量饮酒则会对胎儿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酒精还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等机制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孕妇,吸烟和饮酒都会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长期吸烟饮酒的孕妇,早产风险明显升高。
2.过度劳累与压力过大:孕妇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劳累,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平衡和免疫系统功能,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导致早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孕妇体内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干扰妊娠的正常进程,增加早产的可能性。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如职业女性工作压力大、体力劳动者劳累过度等,都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四、其他因素
1.孕早期出血: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可能提示存在先兆流产等情况,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早产。孕早期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如胚胎着床位置异常、孕妇患有宫颈病变等,不同原因导致的孕早期出血对早产的影响程度不同,但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2.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羊水流出。胎膜早破后,宫腔内的感染风险增加,同时失去了胎膜对宫腔的封闭保护作用,容易引发子宫收缩,从而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可能与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异常、胎膜受力不均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旦发生胎膜早破,需要根据孕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