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缝早闭症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颅缝早闭症是先天性颅面发育畸形疾病,婴儿颅骨缝线过早闭合影响颅骨生长和脑发育,病因有遗传因素和胚胎发育异常,临床表现有头颅畸形、神经系统症状和颅内压升高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是出生后3-6个月内手术重新打开过早闭合颅缝改善症状,术后需长期随访

一、颅缝早闭症的定义

颅缝早闭症是一种先天性颅面发育畸形疾病,是指婴儿颅骨缝线过早闭合,从而影响颅骨正常生长和脑的发育。正常情况下,婴儿颅骨的颅缝在出生后的一定时期内保持开放状态,以便颅骨能随着脑的生长而适度扩张。但在颅缝早闭症患儿中,部分颅缝提前闭合,导致颅骨生长受限,进而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头颅畸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二、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颅缝早闭症具有遗传倾向,一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颅缝过早闭合。例如,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影响颅骨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或蛋白功能,从而引发颅缝早闭。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不同,新生儿及婴幼儿时期若存在家族遗传相关的基因突变,就容易出现颅缝早闭情况。

2.胚胎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早期,颅骨的形成和颅缝的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时,可能导致颅缝早闭。如胚胎时期母体受到感染、接触某些致畸物质(如某些药物、化学毒物等)、受到辐射等,都可能影响胚胎颅骨的正常发育,使得颅缝不能正常形成或过早闭合。对于有胚胎发育关键时期接触不良因素病史的胎儿,发生颅缝早闭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1.头颅畸形

不同颅缝早闭导致的特定畸形:

矢状缝早闭:可出现舟状头畸形,表现为头颅前后径增长,左右径变窄。这种畸形在新生儿期可能就较为明显,随着婴儿成长,头颅会呈现长长的船形外观。

冠状缝早闭:可引起短头畸形,头颅前后径缩短,左右径增宽,头颅呈扁而宽的形状。

单侧冠状缝早闭:会导致斜头畸形,头颅向一侧偏斜,两侧头颅不对称。

2.神经系统症状:由于颅骨生长受限,颅内空间相对狭小,可能影响脑的正常发育,导致患儿出现智力发育迟缓、视力障碍(如视神经受压等引起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对于婴幼儿来说,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其整体的生长发育进程,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龄越小,神经系统受影响的表现可能越不典型但危害可能越大。

3.颅内压升高表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前囟张力增高、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尤其是在颅缝早闭进展较快的情况下,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对于婴幼儿,前囟的观察尤为重要,因为前囟未闭时是反映颅内压的一个重要窗口。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头颅的外形、大小、对称性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颅缝早闭及可能涉及的颅缝。例如,观察头颅是否有异常的形状,如舟状头、短头、斜头等畸形表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体格检查的重点略有不同,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检查相对更具特点,需要仔细触摸颅骨的颅缝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显示颅骨的形态、颅缝的闭合情况等。通过X线片能够观察到颅缝是否过早闭合以及颅骨的整体结构,但X线检查对于软组织等细节显示不如其他影像学检查。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颅骨的三维结构,精确判断颅缝闭合的具体情况、颅骨畸形的程度以及对颅内结构的影响等。对于诊断颅缝早闭症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于制定手术治疗方案等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信息。不同年龄的患儿进行CT检查时,需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检查的参数等,但总体上能为诊断提供精准的图像资料。

MRI检查:除了可以观察颅骨情况外,还能更好地评估脑的发育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脑发育异常等情况。对于判断颅缝早闭症患儿脑的结构和功能状态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神经系统症状较为明显的患儿,MRI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脑实质的异常改变。

五、治疗

颅缝早闭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重新打开过早闭合的颅缝,以解除对颅骨生长和脑发育的限制。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建议在出生后3-6个月内进行手术,此时婴儿的颅骨较软,手术相对安全且有利于颅骨的重新塑形。对于不同类型的颅缝早闭,手术方式会有所不同。例如,舟状头畸形(矢状缝早闭)多采用颅骨重塑手术,通过切割和重新排列颅骨来恢复正常的头颅形状;斜头畸形(单侧冠状缝早闭)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颅骨矫正手术。目前手术技术不断发展,对于大多数患儿通过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头颅畸形和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但术后仍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颅骨的生长情况以及患儿的神经发育等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颅缝早闭
颅缝早闭是一种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可以分为综合征性颅缝早闭和非综合征性颅缝早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新生儿后脑勺突出
张冰克 副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三甲
新生儿后脑勺突出可能是由于睡姿不当、生产时受到挤压、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 1.睡姿不当 新生儿长期保持同一睡姿可能会导致头部形状不对称。家长可以定期改变宝宝的睡姿,避免长时间仰卧或侧卧。 2.生产时受到挤压 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的头部可能会受到挤压,导致后脑勺突出。这种情况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
颅缝早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缝早闭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1、手术治疗 患儿可以通过条带状颅骨切除术、颅骨矫形术等进行治疗,以降低颅内压,纠正颅面骨畸形,促进脑组织正常发育。 2、物理治疗 如果患儿术后硬膜完整,无脑脊液漏,可以接受高压氧治疗。 3、药物治疗 术后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比如
颅缝早闭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缝早闭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就医复查等事项,具体如下: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患儿平时需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选择吃清淡有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患儿应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或者剧烈运动,以免导致颅内压过高。 2、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颅缝
颅缝早闭如何预防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缝早闭可以通过在孕期健康饮食、规范用药、远离放射线、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来预防,具体如下: 1、健康饮食 女性在怀孕期间应规律进食,忌烟忌酒,选择吃清淡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西红柿、牛奶、牛肉、鸡蛋、橙子、草莓等,调节免疫力。 2、规范用药 研究表明,孕期使用氨甲喋呤、苯妥英等药物,会诱发胎儿
什么是颅缝早闭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缝早闭是一种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可以分为综合征性颅缝早闭和非综合征性颅缝早闭。 颅缝早闭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是先天性基因突变引起的。另外,也与母体怀孕期间不良生活习惯、擅自滥用药物等因素有关。母亲怀孕时患有甲状腺相关疾病、患儿有地中海贫血、患儿有先天溶血性黄疸等因素,可诱发此病。患者可出现头颅外
颅缝早闭的病因是什么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缝早闭的病因与其类型有关,比如综合征性颅缝早闭、非综合征性颅缝早闭,具体如下: 1、综合征性颅缝早闭 综合征性颅缝早闭与先天性基因突变有关。先天性基因突变,可干扰生长发育体系,进而引起颅缝早期闭合。 2、非综合征性颅缝早闭 非综合征性颅缝早闭可以分为先天性、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先天性非综合征性颅缝
颅缝早闭如何就医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当胎儿出生后,发现头颅外观畸形,伴或不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要警惕颅缝早闭。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医生可对受检者进行头颅以及全身检查,进行初步的诊断。患儿还应进一步做头部CT检查、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如果怀疑综合征性颅缝早闭,还应完善腹部X线检查、泌尿系统彩超、心脏超声等,
颅缝早闭如何诊断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缝早闭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诊断,具体如下: 1、体格检查 医生可对受检者进行体格检查,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受检者头颅外观畸形,生长发育迟缓,考虑颅缝早闭的可能性较大。 2、影像学检查 受检者可以做头部CT检查,观察颅骨骨缝处的骨化情况,了解脑部细小病变。若受检者脑裂、脑池、蛛网膜下腔缩
颅缝早闭的症状有哪些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颅缝早闭患者可出现头颅外观畸形的症状,表现为舟状头、三角头、短头、斜头、三叶头、鞍顶头等。 部分患儿因头颅畸形,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眼胀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高级认知功能下降、发育迟缓的现象。 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神经外科就诊,通过医生查体、头部CT检查、磁
颅缝早闭怎么办?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颅缝早闭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高压氧治疗等,具体如下: 药物治疗:颅缝早闭伴有神经功能缺失,可以服用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有利于修复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没有禁忌症的建议在出生12个月内进行条带状颅骨切除术、颅骨矫形术等。 高压氧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