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怀孕但难度增加,不同病情程度对怀孕影响不同,轻度约50%1年内自然受孕,中-重度自然受孕率约30%,影响怀孕的因素有盆腔环境、免疫、子宫内膜容受性等,治疗有手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特殊人群需注意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怀孕的可能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是可以怀孕的,但相较于正常女性,其怀孕难度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盆腔环境的改变,比如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蠕动异常,影响卵子和精子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运输;还可能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等。不过,并非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都不能怀孕,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一定自然受孕几率,中-重度患者也可通过治疗后尝试怀孕。
(一)不同病情程度对怀孕的影响
1.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内环境受影响相对较小,约有5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后1年内自然受孕。因为轻度病变对输卵管、卵巢功能等影响较轻,所以自然怀孕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会明显改变盆腔微环境,影响卵子的拾取、输卵管的通畅性以及子宫内膜的着床能力等。这类患者自然受孕率相对较低,可能在30%左右,但通过积极治疗后,如进行手术治疗改善盆腔结构,再结合辅助生殖技术等,仍有较大机会怀孕。
二、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怀孕的因素
(一)盆腔环境因素
1.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能种植在输卵管周围,引起输卵管粘连,导致输卵管梗阻或者蠕动功能异常。例如,异位的内膜组织会使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阻碍卵子从卵巢排出后进入输卵管与精子结合,或者影响受精卵向子宫腔的运输,从而降低怀孕几率。
2.卵巢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破坏卵巢的正常结构,影响排卵功能。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干扰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排卵过程,导致排卵异常,如不排卵或者排卵稀少,进而影响受孕。
(二)免疫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可能出现异常,自身免疫反应会攻击胚胎,影响受精卵的着床。例如,体内的一些免疫细胞和抗体可能会对着床的胚胎产生排斥作用,降低着床成功的概率。
(三)子宫内膜容受性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改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得子宫内膜对受精卵的接受能力下降。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激素受体表达、血管生成等,从而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怀孕的相关治疗与助孕方式
(一)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手术可以切除病灶,分离粘连,改善盆腔环境,提高怀孕几率。例如,通过腹腔镜手术去除盆腔内的异位病灶,松解输卵管、卵巢周围的粘连等,术后患者的怀孕几率可能会有所提高。但手术也有一定风险,如可能损伤周围组织等,术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而且并非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都能自然受孕。
(二)辅助生殖技术
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尤其是中-重度且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后仍难以自然受孕的患者,IVF-ET是一种有效的助孕方式。在IVF过程中,通过促排卵获取多个卵子,在体外与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然后将胚胎移植到子宫腔内。由于体外受精避开了盆腔内受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的环境,所以可以提高怀孕的成功率。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IVF-ET的妊娠率相对正常人群会有所降低,但仍高于自然受孕的几率。
2.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于一些存在精子问题或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受精困难的患者,ICSI可以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射到卵子内使其受精,提高受精成功率,进而帮助患者怀孕。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事项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育能力会逐渐下降。对于年龄较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怀孕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因为年龄相关的卵子质量下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等因素会叠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怀孕的影响。所以,年龄较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尽早评估生育情况,必要时尽早采取助孕措施。
(二)病史因素
如果患者有长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且病情较为严重,盆腔粘连等情况较复杂,在怀孕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助孕方案。同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患者在怀孕期间也需要密切监测,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在孕期有一定变化,且孕期也可能出现一些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并发症,如胎盘异常等,需要加强孕期产检。
(三)生活方式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备孕及孕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保持合理的体重,过度肥胖或消瘦都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盆腔组织损伤。同时,要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怀孕的几率以及孕期的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