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受母体因素(感染、子宫异常、多胎妊娠、胎盘因素、母体合并症)、胎儿及胎盘因素(胎儿染色体异常、先天畸形、胎盘功能异常)、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其他因素(心理因素、医源性因素)影响,不同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增加早产风险。
一、母体因素
1.感染因素:生殖道感染是引发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细菌性阴道病,当阴道内的菌群失调,有害菌大量繁殖,可通过上行感染引发绒毛膜羊膜炎,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研究表明,约30%-40%的早产与感染相关,不同孕期发生感染的风险不同,孕中晚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孕妇若有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未及时治疗,就增加了早产的可能性,尤其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免疫力较低的孕妇,感染更易诱发早产。
2.子宫异常:子宫畸形是常见的导致早产的子宫因素,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的形态异常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容量和宫腔内环境,使得胎儿生长空间受限,容易引发早产。另外,子宫肌瘤也可能导致早产,较大的子宫肌瘤会改变子宫的张力和宫腔内压力,干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环境,增加早产风险,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对早产的影响更为明显。
3.多胎妊娠:怀有多胞胎时,子宫过度膨胀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随着胎儿数量的增加,子宫难以承受过大的压力,会提前出现宫缩。一般来说,单胎妊娠早产发生率约为8%-10%,而双胎妊娠早产发生率可高达30%-40%,三胎及以上妊娠早产发生率则更高,多胎妊娠时孕妇需要更加密切的产前监测,以降低早产风险。
4.胎盘因素:胎盘早剥是严重的胎盘异常情况,胎盘过早从子宫壁剥离,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引发母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子宫收缩而发生早产。前置胎盘也是导致早产的常见胎盘问题,胎盘附着位置过低,接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在孕期可能会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反复出血会刺激子宫,增加早产的可能性,尤其是完全性前置胎盘,早产风险更高。
5.母体合并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胎儿供氧供血不足,容易引发早产。据统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早产发生率比正常孕妇高2-3倍。此外,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胎儿的代谢和生长发育,也增加了早产的风险,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孕妇,早产的可能性更大。
二、胎儿及胎盘因素
1.胎儿因素:胎儿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使得胎儿在子宫内难以维持正常的妊娠状态,容易发生早产。胎儿先天畸形也可能导致早产,当胎儿存在严重的结构畸形时,其在子宫内的生长环境异常,会引发母体的应激反应,促使子宫提前收缩而导致早产。
2.胎盘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外,胎盘功能异常也会导致早产。胎盘功能减退时,无法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生长受限,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发早产。例如,胎盘老化、胎盘血管病变等都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异常,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早产风险。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饮酒:孕妇吸烟会使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增加早产的风险。研究显示,吸烟孕妇早产发生率比不吸烟孕妇高1.5-2倍。孕妇饮酒则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酒精可干扰胎儿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引发早产,孕期饮酒量越多,早产风险越高。
2.过度劳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劳累的孕妇,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会增加子宫的兴奋性,容易引发宫缩,导致早产。例如,一些孕妇在孕期仍然坚持高强度的工作,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可能增加早产的可能性,因此孕妇在孕期应注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营养不良:孕妇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当孕妇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重要营养素时,胎儿的营养供应不足,生长受限,进而可能引发早产。比如,缺乏叶酸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同时也与早产有一定关联,孕妇应保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
四、其他因素
1.心理因素:孕妇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下,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子宫的稳定性,增加早产的风险。例如,孕妇在孕期如果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家庭矛盾等,心理状态不佳,就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子宫的收缩功能,从而引发早产,因此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家人也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2.医源性因素:某些医疗操作或治疗措施也可能导致早产。例如,在孕期进行不必要的宫颈内口操作,如过早进行宫颈检查等,可能会刺激宫颈,引发宫缩导致早产。另外,一些孕妇因为病情需要提前终止妊娠等医源性原因也可能导致早产情况的发生,在医疗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尽量减少医源性因素对早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