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位分娩是常见异常胎位,分单臀位、完全臀位、不完全臀位等类型,对胎儿有分娩损伤、窒息、胎粪吸入等风险,对产妇有产后出血、产道损伤风险;产前可通过产科检查、B超诊断;孕期30周前臀位多能自行转位,30周后可通过胸膝卧位、外倒转术纠正胎位,分娩期可选择剖宫产或满足条件时阴道分娩;孕妇要按时产检、保持良好心态,胎儿要监测发育及胎位并配合处理,需严谨对待以保障母儿安全。
一、臀位分娩的定义
臀位分娩是一种异常的分娩胎位,指胎儿在子宫内呈现臀部或足部先露于母体骨盆入口处的分娩情况,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儿头部先露,而臀位时胎儿身体的姿势是臀在下、头在上,通过阴道分娩时,胎儿的臀部、腿部等先娩出,头部最后娩出。
二、臀位分娩的分类
1.单臀位(腿直臀位):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伸直,以臀部为先露。这种类型在臀位中较为常见,约占臀位的一半左右。
2.完全臀位(混合臀位):胎儿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均屈曲,如盘膝坐,以臀部和双足为先露。约占臀位的3/4左右。
3.不完全臀位:胎儿只是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或一足一膝为先露。不完全臀位比较少见。
三、臀位分娩的风险
1.对胎儿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损伤:由于臀位时胎儿的头部是最后娩出,在分娩过程中,头部通过产道时可能会遇到阻力,容易发生胎儿颅内出血、臂丛神经损伤等。例如,在阴道分娩时,胎儿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可能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而臂丛神经损伤则可能是因为胎儿肩部通过产道时神经受到牵拉等原因引起。
窒息风险:臀位分娩时,胎儿的胸廓受到的挤压时间相对较长,可能影响胎儿的气体交换,增加胎儿窒息的风险。而且,不完全臀位时,胎儿的肢体先娩出,可能会导致脐带脱垂等情况,进一步加重胎儿窒息的可能性。
胎粪吸入:臀位时胎儿可能在宫内就排出胎粪,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胎粪被吸入呼吸道,会引起胎粪吸入综合征,影响胎儿的呼吸功能,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等严重并发症。
2.对产妇的风险
产后出血:臀位分娩时,由于胎儿臀部娩出相对困难,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引起产后出血。另外,胎盘娩出不完整等情况也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道损伤:胎儿臀部、肩部等通过产道时,可能会造成产妇的会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损伤,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修补等处理。
四、臀位分娩的诊断
1.产前检查:在孕期通过产科检查来诊断臀位。一般在妊娠28周前,由于胎儿较小,羊水相对较多,胎儿在子宫内活动范围较大,胎位容易改变,此时臀位不一定是异常情况。而在妊娠30周后,通过腹部触诊、B超检查等可以明确胎位。腹部触诊时,在孕妇的子宫底部可摸到圆而硬且有浮球感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摸到软而宽且形状不规则的胎臀;B超检查则可以清晰地看到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准确判断是哪种类型的臀位。
五、臀位分娩的处理
1.孕期处理:妊娠30周前臀位多能自行转为头位,无需处理。妊娠30周后仍为臀位者,可采用以下方法纠正胎位:
胸膝卧位: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胸膝卧位的姿势为双膝跪于床上,胸部尽量贴近床面,头部转向一侧,大腿与床面垂直,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连做1周后复查。这种姿势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借助胎儿重心改变,使胎头由臀位转为头位。
外倒转术:用于纠正胎位,由医生在B超等监测下进行,通过手法转动胎儿使其转为头位。但外倒转术有一定风险,如导致胎盘早剥、脐带缠绕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2.分娩期处理
剖宫产:对于大多数臀位,尤其是有不良产科史、胎儿较大、完全臀位估计阴道分娩有困难等情况,多建议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可以避免臀位阴道分娩时可能出现的胎儿损伤等风险。
阴道分娩:少数情况可以尝试阴道分娩,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胎儿体重估计在2500-3500g、为单臀位、骨盆足够大、产力良好等。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一旦出现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改为剖宫产。在胎儿臀部娩出后,要注意保护会阴,尽快娩出胎头,胎头娩出时要注意避免胎儿头部损伤。
六、不同人群臀位分娩的注意事项
1.孕妇方面:孕妇在孕期要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位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是经产妇,要了解既往分娩情况,对于有臀位分娩不良史的经产妇,在本次妊娠后期要更密切关注胎位,做好剖宫产等分娩方式的准备。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可能会影响产程进展。
2.胎儿方面:对于胎儿来说,在孕期要通过B超等检查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尤其是胎位情况。如果发现胎位异常,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进行胎位纠正等处理。对于已经足月的臀位胎儿,要做好随时应对分娩异常情况的准备。
总之,臀位分娩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异常胎位情况,无论是孕期的监测还是分娩期的处理都要严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