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异常积聚形成囊肿,发病与鞘膜分泌吸收失衡及炎症、外伤等有关,临床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囊性肿块等,诊断靠体格检查、透光试验、B超等,治疗依情况可观察或手术;疝气是脏器等离开正常位置,常见腹股沟疝等,因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致,表现为可复性肿块等,诊断靠体格检查等,治疗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或保守,一岁以上及成人多需手术,嵌顿需急诊,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鞘膜是由附着于睾丸表面的腹膜延伸至阴囊所形成的双层膜结构,正常情况下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当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就会导致鞘膜积液。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鞘膜的炎症、外伤、肿瘤等因素有关,例如炎症可导致鞘膜分泌增多,而外伤可能引起鞘膜内出血等情况进而形成积液。不同年龄阶段发病原因有所差异,婴幼儿鞘膜积液多因鞘状突未闭合,腹腔液体经未闭合的鞘状突流入鞘膜腔所致;成人则可能与炎症、外伤、肿瘤等因素相关。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气有腹股沟疝等,腹股沟疝是因为腹股沟区存在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两大因素。腹壁强度降低可因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造成的腹壁薄弱等;腹内压力增高常见于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引起)、搬运重物、举重等情况,促使腹腔内器官组织经薄弱区突出形成疝气。不同年龄人群疝气的发生原因也有特点,小儿疝气多是先天性鞘状突未闭等原因导致,成人疝气则与腹内压增高因素关系更密切。
二、临床表现
鞘膜积液:主要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囊性肿块,大小不一。较小的鞘膜积液可无明显症状,当积液量较多时,患者可感到阴囊下坠、胀痛等不适。如果是交通性鞘膜积液,肿块的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站立时积液增多,阴囊增大,平卧后积液可逐渐流入腹腔,肿块缩小或消失。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临床表现有差异,睾丸鞘膜积液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弹性和囊样感,无压痛,睾丸和附睾触摸不清;精索鞘膜积液位于腹股沟或睾丸上方,呈椭圆形或梭形,其下方可摸到正常睾丸、附睾;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时阴囊肿大,平卧后因积液流入腹腔,肿块缩小或消失。
疝气:以腹股沟疝为例,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起初肿块较小,仅在患者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时可回纳消失。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逐渐增大,偶尔伴有坠胀感。如果疝气发生嵌顿,即肿块不能回纳,会出现疼痛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此时情况较为危急,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后果。不同部位的疝气临床表现略有不同,如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主要表现为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半球形肿块,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不完全消失,且疝囊颈较小,较易发生嵌顿;脐疝多见于婴儿,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块,哭闹时肿块突出,安静时肿块可缩小或消失。
三、诊断方法
鞘膜积液: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初步判断阴囊内肿块的性质,透光试验对鞘膜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鞘膜积液透光试验呈阳性,而疝气透光试验呈阴性。此外,还可借助B超检查,B超能够清晰地显示鞘膜积液的部位、大小以及鞘膜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并与其他阴囊内疾病相鉴别,如睾丸肿瘤等疾病,睾丸肿瘤一般不透光,B超下有其独特的影像表现。
疝气:体格检查是诊断疝气的重要方法,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发现腹股沟区等部位的可复性肿块。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疝气或难以确诊的情况,可采用超声检查,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疝内容物的情况,如是否为肠管等,还可判断有无嵌顿等情况。对于腹股沟疝,还可进行疝囊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相对应用较少。
四、治疗原则
鞘膜积液:对于婴儿鞘膜积液,部分可在2岁前自行吸收,故可先观察等待。如果2岁后仍不吸收或鞘膜积液较大引起明显症状,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鞘膜翻转术等。成人鞘膜积液如果积液量少且无症状,可随访观察;若积液量多或症状明显,则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去除多余的鞘膜,缓解症状。
疝气: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疝带压迫等保守治疗方法,但要密切观察。一岁以上婴幼儿及成人疝气一般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疝气的有效方法,包括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对于发生嵌顿的疝气,需紧急手术治疗,以防止肠管等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对于婴幼儿鞘膜积液,要注意观察肿块的变化情况,避免长时间哭闹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在疝气方面,一岁以下婴幼儿疝气暂不手术时,要防止疝气嵌顿,尽量减少婴幼儿剧烈哭闹、便秘等情况,一旦发现疝气肿块不能回纳,需立即就医。
成年人:成年人患有鞘膜积液或疝气时,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有基础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疝气的病情或影响鞘膜积液的恢复等。在手术前后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护理工作。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对待鞘膜积液和疝气的治疗时,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对于手术治疗要谨慎权衡利弊,手术前要控制好基础疾病,手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人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并发症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