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可能由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外阴营养不良等)和非妇科疾病因素(如全身性疾病、局部皮肤病变等)引起,出现外阴瘙痒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一般事项,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进一步措施,特殊人群如幼女、妊娠期女性、绝经后女性外阴瘙痒各有注意事项。
一、外阴瘙痒可能提示的妇科疾病
(一)阴道炎相关
1.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多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呈黄绿色。研究表明,阴道毛滴虫可侵犯阴道及尿道等部位,其引发的炎症会刺激外阴出现瘙痒症状,在性活跃人群中较为常见,性生活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外阴瘙痒是突出症状,瘙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患者坐立不安,还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该病菌为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环境改变时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都易诱发。
3.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外阴瘙痒症状相对较轻,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其发病与多个性伴侣、频繁性交等因素有关,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破坏了阴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
(二)其他妇科疾病
1.宫颈炎:急性宫颈炎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刺激外阴可引起瘙痒,还可伴有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症状。慢性宫颈炎也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外阴导致瘙痒,其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病原体持续感染等是常见病因。
2.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累及外阴时也可能出现外阴瘙痒,多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盆腔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可通过性传播等途径感染。
3.外阴营养不良: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病变部位皮肤增厚、色素减退或发白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幼女至绝经后女性,其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性激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二、非妇科疾病因素导致的外阴瘙痒
(一)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适合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容易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从而出现外阴瘙痒症状。同时,高血糖环境也可能直接刺激外阴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外阴瘙痒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黄疸:黄疸患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可引起皮肤瘙痒,包括外阴皮肤瘙痒。当出现黄疸相关症状如皮肤巩膜黄染等时,也可能伴随外阴瘙痒,需针对黄疸的原发病进行诊治。
3.贫血:严重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苍白、乏力等症状,也可能因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出现外阴瘙痒,需积极纠正贫血状况来改善相关症状。
(二)局部皮肤病变
1.外阴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外阴皮肤炎症,表现为外阴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急性期渗出明显,慢性期则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等。其发病与过敏、局部潮湿、搔抓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
2.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一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疾病,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病变早期皮肤红肿,出现粉红色或白色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外阴皮肤萎缩变薄、性交痛等,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也可见于幼女,其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性激素缺乏等有关。
三、出现外阴瘙痒时的应对建议
(一)一般注意事项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外阴瘙痒,都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以免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要穿宽松、棉质的内裤,减少对外阴皮肤的摩擦。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清洗外阴,可用温水清洗外阴。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进一步措施
1.若考虑阴道炎相关:如果怀疑是滴虫性阴道炎,需要夫妻双方同时治疗,可选用甲硝唑等药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氟康唑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细菌性阴道病可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等。
2.若考虑其他妇科疾病:宫颈炎、盆腔炎等需根据具体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等则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局部或全身治疗措施,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等。
3.若考虑全身性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黄疸患者需明确病因,如肝炎、胆道梗阻等,进行相应的对因治疗;贫血患者则需根据贫血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补铁、补充维生素B12等相应治疗。
四、特殊人群外阴瘙痒的注意事项
(一)幼女外阴瘙痒
幼女外阴瘙痒多与卫生习惯不良、蛲虫感染等有关。家长要注意保持幼女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避免让幼女穿开裆裤。如果怀疑有蛲虫感染,可在夜间观察肛周有无蛲虫爬出,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驱虫治疗。同时,要教育幼女不要用手搔抓外阴,防止感染加重。
(二)妊娠期女性外阴瘙痒
妊娠期女性出现外阴瘙痒需要谨慎处理。一方面,要考虑妊娠期特殊的生理状况,可能与阴道分泌物增多、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也可能是合并了阴道炎等疾病。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阴道分泌物检查等,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安全的治疗,因为一些药物在妊娠期使用需要权衡对胎儿的影响。
(三)绝经后女性外阴瘙痒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外阴皮肤变薄、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外阴瘙痒等问题。要注意保持外阴局部的清洁卫生,可适当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剂来改善外阴皮肤干燥的状况。同时,要及时就医,排除外阴营养不良、阴道炎等疾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局部或全身治疗,如补充雌激素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