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有什么区别
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影响后果等方面有区别。
1、定义
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正常情况下,胎盘应附着在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侧壁。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2、病因
前置胎盘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是常见原因,如多次刮宫、剖宫产、子宫手术史等,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使子宫蜕膜血管生长不全,当受精卵着床时,血液供给不足,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而增大面积,伸展到子宫下段。胎盘早剥血管病变是主要病因之一,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等,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甚至破裂出血,血液在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3、临床表现
前置胎盘典型症状为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初次出血量一般不多,但也有初次即发生致命性大出血而导致休克者。胎盘早剥常有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疼痛程度与胎盘剥离面积及部位有关。
4、诊断
前置胎盘主要依靠超声检查,超声可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诊断前置胎盘并确定其类型。胎盘早剥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等诊断。
5、治疗及影响后果
前置胎盘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目的是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孕周,提高围生儿存活率。胎盘早剥治疗原则为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
由于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孕期应严格进行产检,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孕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外伤,保持良好的作息及心态,增加营养摄入,预防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