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可通过食用加碘食盐预防,特殊人群需关注并适度增加含碘食物摄入,确诊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碘剂;艾滋病可通过性行为用安全套、血液传播避免共用侵入性医疗器具及正规输血、母婴传播时感染孕妇接受医学干预来预防。
一、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
1.预防方面:
食用加碘食盐:一般人群可通过每日摄入加碘食盐来预防碘缺乏病,正常成年人每日碘的适宜摄入量约为120-200微克,加碘食盐能提供稳定的碘摄入来源。
特殊人群关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求增加,除正常食用加碘食盐外,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增加含碘丰富食物(如海带、紫菜等)的摄入,但需注意摄入量适度,避免碘过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也应保证碘的充足摄入,通过食用加碘食盐及合理饮食来满足需求。
2.治疗方面:若已确诊碘缺乏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碘剂,如口服碘化钾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根据病情确定具体补充方案。
二、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1.性行为方面:
使用安全套:在性行为过程中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的风险,无论是异性间还是同性间的性行为,都应养成使用安全套的习惯。
2.血液传播方面:
避免共用侵入性医疗器具: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灸针等可能接触血液的器具,在医疗操作中要确保使用的器具经过严格消毒;
正规输血及血制品:输血、使用血制品等要通过正规医疗渠道,确保来源安全,避免因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而感染。
3.母婴传播方面:
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干预: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应及时接受医学干预措施,如服用抗病毒药物等,以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同时在分娩方式等方面也需遵循专业医疗建议,最大程度保障新生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