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早期表现为皮肤上原有痣或新发皮损按ABCD法则异常改变及瘙痒出血破溃等,晚期转移至肺部有呼吸症状、转移至脑部有神经症状、转移至骨骼有骨痛骨折等,老年人症状隐匿需定期自查,有皮肤癌病史或家族史人群要密切关注皮肤变化,长期紫外线暴露人群需留意皮肤异常色素改变并定期自查。
一、早期症状
黑色素瘤早期常表现为皮肤上原有痣或新发皮损的异常改变,具体可从ABCD法则来判断:
不对称性(Asymmetry):痣的一半与另一半在形状、大小等方面不一致,正常痣通常较为对称。
边界不规则(Irregularborders):边缘不整齐,可能有锯齿状、模糊不清等情况,而良性痣边界多清晰规整。
颜色不均匀(Variegatedcolor):颜色混杂,可包含黑色、棕色、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良性痣颜色相对单一。
直径(Diameter):一般直径大于6毫米需警惕,但部分小于此的皮损也可能为恶性,需综合判断。此外,早期还可能出现皮损瘙痒、出血、破溃等表现。
二、晚期症状
当黑色素瘤进展到晚期时,会出现肿瘤转移相关症状:
转移至肺部: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细胞转移到肺部组织,影响肺部正常功能。
转移至脑部:可引起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脑部组织,导致颅内压升高或神经功能受损。
转移至骨骼:会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后,破坏骨骼结构和功能。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下降,黑色素瘤症状可能较隐匿,需定期自查皮肤,若发现皮肤色素性皮损长期不消退或有上述异常改变,应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对皮肤变化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锐,易延误病情。
有皮肤癌病史或家族史人群:此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密切关注皮肤状况,一旦皮肤出现可疑的色素性皮损变化,需尽早进行皮肤检查,因为遗传因素或既往皮肤癌病史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风险。
长期紫外线暴露人群: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者等,由于紫外线是黑色素瘤的重要诱因,这类人群要格外留意皮肤出现的异常色素改变,定期进行皮肤自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黑色素瘤,因为长期紫外线照射会损伤皮肤细胞DNA,增加患黑色素瘤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