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分为一期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完整皮肤,二期表皮或真皮受损有水疱浅表创面,三期全层皮肤缺失累及皮下,四期全层及组织缺失累及肌肉骨骼等;护理包括体位管理定时翻身用减压用品,皮肤清洁温水轻柔拍干,创面按各期情况处理,营养支持保证摄入充足营养,对高危人群如老人、长期卧床等加强护理。
一、褥疮的分期
1.一期褥疮: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压之不褪色,皮肤完整,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好发于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等)。
2.二期褥疮:表皮或真皮受损,形成浅表溃疡,创面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或浅表创面,创面基底粉红,无坏死组织。
3.三期褥疮:全层皮肤缺失,累及皮下组织但未穿透筋膜,创面可见皮下脂肪,可能存在潜行和窦道。
4.四期褥疮:全层皮肤及组织缺失,累及肌肉、骨骼或支持结构,可见肌肉、骨骼、肌腱等,常有坏死组织和焦痂,潜行和窦道常见。
二、褥疮的护理方法
(一)体位管理
定时翻身是关键,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减压垫圈等减轻局部压力。卧床患者抬高床头不超过30°,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可使用翻身枕保持正确体位,减少骨隆突部位受压。
(二)皮肤清洁
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拍干,不可用力擦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加重褥疮。
(三)创面护理
一期褥疮:通过减压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皮肤恢复。
二期褥疮:较小水疱可自行吸收,较大水疱经消毒后抽吸,创面用湿性愈合敷料保护。
三期、四期褥疮:根据创面情况清创,选择合适敷料(如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等),促进创面愈合,需注意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利于修复。
(四)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维持正氮平衡以促进创面修复。不能经口进食者可考虑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助力褥疮恢复。
(五)高危人群护理
老年人:皮肤弹性差、血液循环不佳,需加强皮肤监测与护理,增加翻身频率,细致观察皮肤状况。
长期卧床、瘫痪、肥胖患者:此类为褥疮高危人群,需重点关注翻身及皮肤护理,严格落实体位管理,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儿科患者:避免过度压迫,选用合适体位与护理用品,确保皮肤清洁及血液循环良好,例如选用柔软、贴合的护理垫,轻柔进行皮肤清洁操作,防止因护理不当加重患儿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