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表现为突发一侧下腹部刺痛或撕裂样痛且可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出血多有头晕乏力等休克表现;腹部查体有压痛反跳痛,盆腔检查宫颈举痛阳性且附件区有压痛包块;超声可见附件区无回声等及盆腔积液,血HCG阴性可鉴别异位妊娠,血常规可看血红蛋白评估出血,育龄期尤其是排卵期后至月经前期、孕妇、有盆腔炎症等基础病史女性需留意相关表现及时就诊。
一、症状表现
1.突发下腹部疼痛:多为一侧下腹部突然出现刺痛或撕裂样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及黄体破裂程度不同而异,部分患者疼痛可逐渐加重,若出血量较多,疼痛范围可能波及全腹。
2.伴随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若出血量较多,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相关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
二、体征检查
1.腹部查体: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压痛部位多在下腹部一侧,反跳痛明显,若出血量大,全腹均可有压痛及反跳痛表现。
2.盆腔检查:宫颈举痛阳性,即宫颈有上抬或摆动时引起下腹部疼痛,附件区可触及边界不清、有压痛的包块,包块大小因黄体破裂情况而异,小的黄体破裂可能触及不明显的包块,较大破裂时包块较易触及。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见附件区存在无回声或低回声区,盆腔内有游离积液,通过超声能直观判断盆腔内出血情况,是初步筛查黄体破裂的重要手段,可明确附件区有无异常及盆腔积液量。
2.血HCG检查:主要用于与异位妊娠鉴别,异位妊娠时血HCG多呈阳性,而黄体破裂时血HCG一般为阴性,通过该检查可初步排除异位妊娠导致的类似症状。
3.血常规检查:可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若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提示有持续出血,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如血红蛋白明显降低,需警惕失血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四、特殊人群考量
1.育龄期女性:尤其是有性生活且处于排卵期后至月经前期的女性,此阶段黄体相对活跃,发生黄体破裂的风险较高,若出现突发下腹部疼痛等表现,需高度警惕黄体破裂可能。
2.孕妇:发生黄体破裂时,处理需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胎儿情况与孕妇病情,需及时就医进行多学科评估,在保障孕妇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兼顾胎儿状况。
3.有盆腔炎症等基础病史的女性:此类女性黄体破裂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更应密切关注下腹部症状,一旦出现疑似黄体破裂的表现,要及时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处理,降低病情延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