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是受遗传和雄激素影响的进行性毛发脱失病,与雄激素水平升高及遗传易感性相关,男性多额颞部发际线后移、头顶稀疏,女性多头顶弥漫性稀疏,依典型模式等诊断,男性口服非那雄胺、外用米诺地尔等,女性外用米诺地尔等,儿童罕见需排查疾病,女性需兼顾内分泌;斑秃是自身免疫介导的非瘢痕性脱发,与遗传、自身免疫、精神应激相关,表现为圆形脱发区可发展为全秃等,靠临床表现诊断,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等,儿童与自身免疫及精神因素相关需关注心理,女性受激素等影响大需重视心理调节,老年脂溢性脱发随年龄加重需综合评估,斑秃少见需排查自身免疫病。
一、定义差异
脂溢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受遗传和雄激素影响的进行性毛发脱失疾病;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非瘢痕性脱发,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
二、病因区别
脂溢性脱发: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尤其是二氢睾酮)及遗传易感性相关,家族中有脱发病史者患病风险较高,雄激素作用于毛囊使毛囊微小化,头发逐渐变细、变短。
斑秃:病因涉及遗传因素(约25%患者有家族史)、自身免疫异常(机体免疫系统攻击毛囊)、精神应激(如焦虑、抑郁、重大生活事件等可诱发或加重)。
三、临床表现不同
脂溢性脱发:男性多表现为额颞部发际线后移,头顶头发逐渐稀疏;女性多为头顶部头发弥漫性稀疏,发际线一般不受累,病情进展缓慢。
斑秃:典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脱发区,脱发区皮肤光滑、无炎症反应;可单发或多发,严重时可发展为全秃(头发全部脱落)或普秃(头发、眉毛、睫毛等全身毛发均脱落),起病较急。
四、诊断要点
脂溢性脱发:依据典型脱发模式(额颞部发际线后移或头顶稀疏)、家族史及皮肤镜检查(可见毛囊微小化表现)等综合诊断。
斑秃:主要靠临床表现诊断,皮肤镜下可见“感叹号”样毛发等特征性表现,必要时可结合皮肤活检排除其他瘢痕性脱发等疾病。
五、治疗差异
脂溢性脱发:男性可口服非那雄胺,外用米诺地尔;女性外用米诺地尔为主,必要时可考虑低能量激光治疗等;严重者可考虑毛发移植术。
斑秃:局部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米诺地尔;病情进展快或范围广者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还可辅助光疗(如紫外线照射)等;精神因素明显者需关注心理疏导。
六、特殊人群需注意
儿童脂溢性脱发:罕见,若出现需排查内分泌等疾病,治疗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儿童斑秃多与自身免疫及精神因素相关,家长需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局部治疗。
女性脂溢性脱发:需考虑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治疗时需兼顾月经等内分泌情况;女性斑秃同样受激素及精神因素影响较大,治疗中要重视心理调节。
老年人群:脂溢性脱发随年龄增长可能加重,治疗需综合评估全身状况;斑秃在老年人群中相对少见,若发病需排查潜在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