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转氨酶高原因多样,包括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熬夜劳累)、疾病因素(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胆道疾病、药物损伤),其易造成肝硬化(致并发症)、肝衰竭(病情严重)、肝癌(肝细胞恶变),儿童、孕妇、老年人出现转氨酶高需分别关注不同相关因素并及时诊治。
一、肝脏转氨酶高的原因
肝脏转氨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导致转氨酶高的原因众多,从生活方式角度看,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会损害肝细胞,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从而使转氨酶释放入血导致升高;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从疾病因素来讲,病毒性肝炎是常见原因,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病毒在肝脏内复制,会引发免疫炎症反应,损伤肝细胞,使得转氨酶释放增加;脂肪肝患者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会影响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细胞,造成肝细胞损伤,也会出现转氨酶高的情况;胆道疾病,像胆囊炎、胆管炎等,可引起肝细胞的继发性损伤,进而导致转氨酶升高。另外,某些药物也可能损伤肝脏,引起转氨酶升高,比如抗结核药物等。
二、肝脏转氨酶高容易造成的疾病
1.肝硬化:长期的转氨酶高提示肝脏持续受到损伤,如果损伤持续进展,肝细胞不断坏死、纤维化,就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阶段,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例如,由于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破裂就会引起大量呕血,严重威胁生命。
2.肝衰竭:严重的转氨酶高可能预示着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进而发展为肝衰竭。肝衰竭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会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多种严重的临床表现,病死率较高。例如,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内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3.肝癌:慢性肝脏疾病长期不愈,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长期转氨酶高,肝脏反复炎症损伤,可能会引发肝细胞的恶变,导致肝癌的发生。肝癌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肝区疼痛、消瘦、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对于儿童群体,若出现转氨酶高,需特别关注是否为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比如某些遗传代谢病会导致肝脏酶系统异常,进而引起转氨酶高,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于孕妇群体,转氨酶高可能与孕期肝脏负担加重等因素有关,需谨慎评估对母婴的影响,及时就医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老年人,肝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转氨酶高更要重视,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并存有关,如同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