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灰指甲(甲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真菌感染引起,自身因素方面包括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长期潮湿环境、皮肤疾病破坏屏障易致真菌入侵)和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糖尿病等慢性病致免疫功能受影响易感染);外部因素包括接触感染源(公共环境接触真菌、共用生活用品传播真菌)和指甲外伤(外伤致指甲完整性破坏易让真菌侵入)。
一、自身因素
1.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正常情况下,皮肤(包括甲周围皮肤)的屏障功能可以抵御真菌的入侵。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真菌更容易侵入。例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经常穿不透气的鞋子,脚部皮肤长期被汗液浸渍,会使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增加,屏障功能减弱,为真菌的滋生和感染创造了条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面临这种情况,儿童如果经常运动后脚部出汗多且未及时更换干爽的鞋子,也容易导致脚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成年人长时间行走、运动后脚部出汗,若鞋子不透气,同样易出现这种情况。
一些皮肤疾病也会破坏皮肤屏障,如患有足癣(脚气)等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时,局部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真菌更容易向指甲部位蔓延,引发甲真菌病。对于患有足癣的患者,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存在甲真菌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的情况,因为足癣和甲真菌病常常由相同的致病真菌引起,真菌可以从足部皮肤直接蔓延到指甲。
2.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免疫系统正常时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真菌。但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时,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对真菌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真菌的感染而引发甲真菌病。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能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且自身免疫防御能力减弱,从而增加患甲真菌病的几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本身会有所下降,若同时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生甲真菌病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
二、外部因素
1.接触感染源
在公共环境中接触到真菌是引发甲真菌病的重要外部因素。例如,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场所,地面潮湿且人员流动大,真菌容易滋生,若脚部皮肤直接接触到被真菌污染的地面、毛巾等物品,就有可能感染真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公共环境中的暴露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在幼儿园、学校的公共浴室等场所接触到感染源;成年人可能因工作或休闲等原因频繁出入公共浴室、健身房等;老年人若有外出活动且接触公共环境的情况,也存在感染风险。
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也会导致真菌传播。比如与患有甲真菌病或足癣的人共用拖鞋、脚盆、指甲刀等物品,真菌会通过这些物品间接传播到健康人的脚部,从而引发甲真菌病。无论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时都有感染真菌的可能,尤其是儿童,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与家人或小伙伴共用物品,若接触到感染源就容易发病。
2.指甲外伤
指甲受到外伤后,指甲的完整性被破坏,真菌更容易侵入指甲内部引发感染。例如,踢伤、砸伤指甲,或者长期修剪指甲不当造成指甲损伤等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指甲外伤的情况,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指甲外伤;成年人可能因工作、运动等原因导致指甲受伤;老年人指甲相对较脆,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出现指甲外伤,如不小心碰撞到指甲等,从而增加甲真菌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