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急性呼吸衰竭与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以呼吸相关症状为主伴血气异常不同年龄及基础病有差异,急性心力衰竭除呼吸困难外有循环系统表现不同性别及病史有差异,影像学上呼吸衰竭有肺纹理增粗等感染等表现不同年龄儿童及基础病有特点,心力衰竭有肺淤血等心脏结构功能异常表现不同年龄及病史有特点,实验室检查呼吸衰竭有血常规感染指标和血气分析不同病因酸碱失衡及年龄差异,心力衰竭有BNP等升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不同病史和儿童标准不同。
一、临床表现差异
1.急性呼吸衰竭:主要以呼吸相关症状为主,表现为呼吸困难,可伴有紫绀,患者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出现三凹征等,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降低(PaO<60mmHg),单纯低氧血症时二氧化碳分压可正常或降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因气道梗阻等导致呼吸费力更明显,需注意观察呼吸节律等;有基础肺部疾病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导致的呼吸衰竭,原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
2.急性心力衰竭:除呼吸困难外,多伴有循环系统相关表现,常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查体可闻及双肺底湿啰音,心脏听诊可能有心率加快、奔马律等,部分患者有外周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不同性别方面,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发生心力衰竭可能与激素等因素有关,表现可能无特异性差异但需结合病史判断;有心脏病史人群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症状可能更典型,如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突发呼吸困难需高度警惕。
二、影像学表现差异
1.急性呼吸衰竭: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模糊,若为肺部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可见肺部斑片状浸润影等;不同年龄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影像学表现需关注肺部发育特点,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其特征性肺部影像学改变;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患者,影像学可显示原有疾病的加重表现,如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时可见支气管扩张相关影像改变。
2.急性心力衰竭: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表现,如肺门阴影增大、KerleyB线等,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脏结构异常、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等,心脏增大是常见表现之一;不同年龄人群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差异,儿童急性心力衰竭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心脏形态和功能改变在影像学上有特定表现,需结合超声等检查综合判断;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心脏增大等表现可能更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1.急性呼吸衰竭:血常规可提示感染相关指标变化,如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若为感染性因素导致);血气分析是关键,除氧分压降低外,不同病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有不同酸碱失衡表现,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导致的呼吸衰竭多为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氧分压降低伴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年龄较小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时需注意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指标的年龄差异参考范围。
2.急性心力衰竭: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升高是重要指标,一般BNP>300pg/ml、NT-proBNP>1200pg/ml提示心力衰竭可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可能升高(若合并心肌梗死等情况);不同病史人群,如既往有心肌病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BNP等指标变化可能更显著,需结合病史综合分析,而对于儿童急性心力衰竭,BNP等指标的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标准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