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病因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分类包括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继发性间质性肺炎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进展后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诊断靠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需谨慎老人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女性需关注自身免疫病相关情况及孕期用药。
间质性肺炎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
一、病因情况
1.感染因素:病毒(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细菌(如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可引发间质性肺炎,病原体入侵机体后,引发肺部免疫反应,导致肺间质受损。2.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伴发间质性肺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肺组织,造成肺间质炎症与纤维化。3.环境因素:长期吸入有机粉尘(如发霉的干草、鸽粪等)、无机粉尘(如石英粉尘等),粉尘颗粒沉积于肺间质,引发炎症反应,逐渐导致间质性肺炎。4.药物因素:某些化疗药物、抗生素(如胺碘酮、呋喃妥因等)可能诱发间质性肺炎,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对肺组织产生毒性作用,损伤肺间质。
二、分类情况
1.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以进行性肺纤维化和肺功能下降为特征)、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等多种亚型,病因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及异常免疫反应有关。2.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如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性间质性肺炎(由药物诱发)、感染后间质性肺炎(感染后肺组织修复过程中出现间质炎症)等。
三、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度干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尤为明显;还可能伴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相关表现,如口唇发绀等。
四、诊断方法
1.胸部影像学检查:高分辨率CT是重要检查手段,可发现双肺弥漫性网格状、蜂窝状改变、磨玻璃影等间质性改变征象。2.肺功能检查:多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活量降低、肺总量减少等,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也常下降。3.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经支气管肺活检或外科肺活检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间质性肺炎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
五、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感染因素引起的间质性肺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则使用免疫抑制剂调节免疫反应。2.对症支持治疗:使用抗氧化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等)延缓肺纤维化进展;出现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疗改善缺氧状况;病情严重者可考虑肺移植手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间质性肺炎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相关;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肺损伤的药物,治疗时需密切监测肺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间质性肺炎时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选择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加强营养支持与呼吸康复指导。-女性: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需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情况,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孕期患者要权衡治疗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必要时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