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观察心衰患者生命体征及有基础心脏疾病史者提高监测频次,依据心功能分级规划休息与活动,施行低盐限水饮食且合并肾功能不全者依肾功能调蛋白质摄入,遵医嘱用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并关注尿量、电解质、干咳、心率血压等指标及老年用药审慎,关注心衰患者心理状态予以疏导增强治疗信心。
一、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心衰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剧、尿量锐减、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等表现需即刻向医护人员汇报。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史的患者,需提高监测频次,此类患者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二、休息与活动管理
依据心功能分级规划休息与活动。心功能Ⅰ级者可正常活动,但应规避剧烈运动;心功能Ⅱ级者可适度从事轻体力工作,每日保证一定时长休息;心功能Ⅲ级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可于床上开展轻微活动;心功能Ⅳ级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逐步增加活动量。老年心衰患者活动时需循序渐进,防止因活动过度致使心衰加重。
三、饮食护理
施行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2-3克,忌食腌制、咸菜等高盐食物,同时限制水分摄入,以防水肿加剧。若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需依据肾功能状况调整蛋白质等摄入。
四、用药护理
遵医嘱运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使用利尿剂时留意患者尿量变化及有无电解质紊乱,使用ACEI时关注有无干咳等不良反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监测心率、血压变化。老年心衰患者因肝肾功能减退,用药需更为审慎,需密切监测药物相关指标。
五、心理护理
心衰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心理疏导,向患者阐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例如多与患者沟通,明晰其心理困扰并展开针对性安抚。